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武胜县:办好民生“微实事” 托起群众“大幸福”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15:13:00    

近日,在位于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城人民北路的38号老旧小区改造现场,施工人员正在进行基坑沟槽开挖作业,稳步推进雨污管网改造升级。

“入户走访时,小区居民反映下水道经常堵塞,也缺乏休闲娱乐空间。”沿口镇建设北路社区网格员周红玲说,目前正在实施老旧小区改造,能很大程度美化小区环境,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武胜县2024年第二批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涵盖25个老旧小区,包含131栋居民楼、1617户居民,改造面积15.09万平方米。改造完工后,小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功能将全面升级,让小区环境更加宜居,群众生活更加舒适。

实施老旧小区改造,仅是武胜县推进民生工程建设的一个缩影。民生领域的“关键小事”,始终是党委政府的“头等大事”。就业保障、体育健身、“五个全域”……武胜县各项民生实事项目均落到实处,这份民生答卷正不断书写新的温暖篇章。

劳务合作社搭建就业“连心桥”

4月1日,宝箴塞镇方家沟村的沃柑种植基地,10余位村民正为柑橘采摘忙碌准备。

“以前,一到农忙管护期就到处找劳动力,现在通过当地劳务合作社搭桥,根据需求及时调配劳动力,省心又省力。”武胜春华秋实家庭农场业主秦伟说,这不仅解决了用工难题,还提高了果园生产效率。

得益于当地劳务专业合作社提供的灵活就业机会,当地劳动力不仅享有稳定的工资收入,还能在“家门口”工作。

“能在果园里工作,多亏劳务合作社推荐。”方家沟村村民周承英说,离家近,收入也比较可观,我很满意。

周承英口中的合作社便是武胜众诚劳务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成立于2023年7月,始终坚持以“服务农民工、助力致富路”为出发点,主要为镇内以工代赈项目、晚熟柑橘果园、农产品初加工中心等提供劳动力,为农村闲散劳动力、返乡农民工、留守妇女及半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

“合作社成立之初,就深入调研周边果园用工需求和村民就业意愿,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服务方案。”武胜众诚劳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洪鑫介绍,通过加强与果园业主的沟通,准确掌握用工信息,实现及时调配劳动力;同时,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提供就业指导,助力村民提高就业技能,实现稳定就业。

截至目前,该合作社已吸纳社员577人,为周边提供了超过1.8万人次劳动力服务,帮助2000余名村民实现了就近就业。

近年来,武胜县精准绘制“就业地图”,通过县、乡、村三级劳务体系建设,构建了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网络,形成“劳动者+合作社+企业”的稳定用工链,实现“家门口就业”与“碎片化用工”精准匹配。截至目前,全县24个劳务合作社充分利用县域内特色产业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通过“社社协作”模式,实现县域内就近就业3.7万人次。

此外,武胜县还积极开展各类招聘活动,为企业和各类求职者提供便捷高效的对接服务,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2024年,该县举办“春风行动”“人才嘉年华”“送岗下乡”等线下招聘活动79场次,提供招聘岗位2.8万余个,达成就业意向8100余人。

“15分钟健身圈”让运动触手可及

什么是“15分钟健身圈”?简单来说,就是居民群众在走出家门后15分钟内,能找到一个或大或小的运动场地,进行体育锻炼。

此类运动场地包括小区健身设施、附近广场公园、体育馆及健身步道……它们分布于城市各处,构建起覆盖全域、功能多样的健身网络。

4月3日,武胜县定远广场人流如织。有人在健身步道上慢跑,有人使用健身器械锻炼,篮球场和乒乓球场上,爱好者挥汗如雨,小朋友们在一旁嬉戏玩耍,享受户外运动的快乐……

“我几乎每天都会来这里锻炼,一年多下来,体重减轻了20多斤,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居民杨英说。

2025年,武胜县计划在城区公园广场新增45套健身设施和7套大型儿童娱乐设施,满足群众多元化健身、娱乐需求,增强市民生活幸福感。

除了县城,该县在乡镇也加大了体育设施建设力度。在华封镇,当地政府因地制宜,将一处杂草丛生的滑坡荒地改建成一座占地1050平方米的标准化五人制足球场,为周边居民提供足球运动场地,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以前想找个专业的足球场踢球很难,现在家门口就有,太好了。”居民陈旭开心地说。

公园广场健身设施、华封镇足球场等,都是武胜县打造“15分钟健身圈”的生动实践。近年来,武胜县积极顺应群众对运动健身和健康生活的新期盼,以创建全国第二批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为目标,大力发展全民体育运动,不断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持续加大体育设施建设力度,增加公共场所室外健身器材,更换维修老旧器材,让广大群众健身有了更多选择,使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目前,武胜县体育场地面积达170万余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3.09平方米,全民健身路径430个,健身步道近179公里,农村和城区体育设施覆盖率均达100%,基本建成主城区“15分钟健身圈”和农村“20分钟健身圈”。

如今,无论是在城市的街头巷尾,还是乡村的文化广场,都能看到各式各样的健身器材,不仅方便了不同年龄段的市民进行体育锻炼,也极大地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五个全域”润泽民生促振兴

4月4日,在石盘水厂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密切协作,全力推进各作业点建设。

“石盘水厂建设工程自启动以来,我们严格按照施工计划推进。目前,正在进行预沉池和絮凝沉淀池基础换填和清水池及排水排泥池基础开挖。”施工方技术负责人介绍,目前该项目已完成主体工程的15%,预计今年年底建成并投用。

据了解,原石盘水厂因建设时间久,设施设备老化,加之用水人口增多,已不能满足群众用水所需。新改扩建的石盘水厂项目建设涵盖取水泵房、沉淀池、滤池、送水泵站等关键环节。建成后,将与石盘污水处理厂联动运行,届时总供水规模将提升至每日1.5万立方米,可为石盘镇、三溪镇、鼓匠乡3个乡镇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供水服务,显著改善居民用水体验。

人勤春来早,春耕正当时。武胜县即将迎来春灌用水高峰,提灌设施能否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在清平镇南溪村,村党总支书记张劲最近一直忙着巡查检修提灌设施,为农田插秧用水做准备。

“我们对村上所有提灌站进行了摸排、检修,确保春灌能够正常运行。”张劲说。

春灌直接关系秋收产量。据了解,清平镇共有提灌站18处,检查维修工作正在有序开展,确保每一处设施都能以最佳状态保障春灌用水。

“之前一直担心提灌站的状况,现在秧苗育了,水也有了,心里踏实多了。”村民彭华说。

提灌设施保春耕,是武胜开展“全域灌溉”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武胜县着力完善农业用水基础设施,加大对微喷、滴灌等设施建设的补贴力度,彻底改变“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局面,提升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产业发展风险。

今年,“五个全域”工程作为武胜“八件关键事”之一,涵盖多个领域:“全域公交”将实施G350武胜段公交站台建设项目,新建港湾式公交站26个;推进全域供水扩面,投用石盘水厂、开工龙王山水厂,实现行政村自来水管网全覆盖;实施全域灌溉,开工病险水库整治等项目7个,加快推进五排水灌区二期、亭子口灌区二期前期工作;实施全域优质供电,建成220千伏武胜变电站扩建工程,开工建设唐家山110千伏变电站主变扩建工程、街子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加快全域供气,开工建设全域供气保障工程(一期),新(改)建城市燃气管网47.6公里,建设天然气调压站1座。

循着民声来,奔着民愿去。从就业帮扶到健康生活,从饮水安全到农田灌溉,武胜县从保障和服务民生入手,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健全保障体系,用心、用力、用情办好民生实事,实实在在解决民生问题,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广大群众。(武胜融媒/曹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