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东湖评论:银龄之声何以从枝江唱响?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7 20:05:00    

近日,“放歌荆楚·花漾枝江”首届湖北省银龄合唱大会的歌声在枝江响起,这场以银龄群体为主角的文化盛宴,吸引了来自武汉、襄阳、荆州等全省各地的银发合唱团齐聚一堂,不仅是一场音乐的盛宴,更是一扇交流的窗口,让外界看见枝江如何以音乐为魂、以创新为翼,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书写新的文旅篇章。

从非遗传承到银龄合唱,文化沃土育新声。枝江上控巴蜀,下引荆襄,因“蜀江至此如乔木分支”而得名。这座千年古县承载着城背溪文化的厚重,关庙山遗址的沧桑,枝江楠管的悠扬说唱与碟子舞的欢快步伐早已融入城市的血脉。而此次银龄合唱大会,则是这片文化沃土上开出的新蕊。中老年艺术家们以歌声为媒,既传唱着楚地古韵,又演绎着时代新声。《青玉案》《上春山》《世界赠予我的》等一批流行、古典、民族经典曲目轮番上演,同时《青春恰自来》的舞步与《追春》的旋律同时亮相舞台。展演期间,活动场馆外举办春日文旅市集,玛瑙米、牛郎山牛肉、步步升布鞋等本地农特产品与非遗技艺的展示相映成趣,艺术与生活在此完美交融。

从“被服务者”到“文化主角”,银发经济正当时。文化是城市的灵魂,银龄是社会的财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大力发展银发经济”。这类人群具有高储蓄基数、高文化素养、高健康意识,强社交需求、强价值认同等特点,正在重塑文旅消费版图,在“银发经济”政策的东风下,枝江率先捕捉到中老年群体的文化价值。这群“银龄传唱人”不再是文旅市场的被动消费者,而是站在舞台中央的创造者,成为新的文化生产力。他们用合唱传递温暖,用音乐连结友谊,不仅丰富了生活情趣,更为城市注入新的活力。枝江酒的醇厚、玛瑙米的飘香……会因这场盛会走向更远。当银龄群体成为文化IP的塑造者,他们正用艺术重新定义“老有所为”,并在枝江写下了生动的注脚。

从“三张名片”到“多维叙事”,小城故事再上新。“千年古县”“三峡水乡”“全国百强”是枝江引以为傲的三张金字招牌,但在流量为王的时代,单维度的荣誉加持显然是不够的,多维创新表达才是讲好枝江故事的途径。枝江文体中心、非遗展馆的建成,镇村文体设施的全覆盖,让文化服务如春风化雨;《追春》斩获全省群星奖、枝江合唱获评全国“百团汇演”优秀团队,则让“小城故事”续写更多精彩。此次银龄合唱大会通过媒体镜头,枝江的物产之美、人文之韵、发展之姿被浓缩成一个个动人片段,这种“文化+”的跨界融合,让枝江不仅成为文旅“打卡地”更是丰富多彩的“体验场”,在互联网时代展现了独属于枝江的创新叙事。

艺术之花,终究要扎根于生活的土壤。当每个个体都能在城市中找到文化坐标,当历史与当代实现平等对话,城市的生命力便如春日的朝阳,自有万丈光芒普照大地。枝江银龄合唱大会的举办,不仅在于歌声的嘹亮和丰富的活动形式,更在于它揭示了一条文化赋能的新路径,以尊重传统为根基,以激活群众为引擎,以创新表达为桥梁,让一座城市在文化自觉中走向更辽阔的天地。这或许正是传统文化破圈、小城文旅出彩的流量密码。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图文:冯靖炜(宜昌市枝江“丹阳江畔”网评团队、枝江市委宣传部 )

责编:沈素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