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造谣会有什么后果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1 09:02:12    

造谣的法律后果主要分为 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三种,具体后果如下:

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如果恶意捏造事实、散布谣言的行为侵犯了民事主体的名誉权,并因此给民事主体造成了实际的损失,那么受害者有权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侵权者可能需要承担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以及经济赔偿等责任。

行政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的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或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可以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此外,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规定,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综上所述,造谣的法律后果包括民事赔偿、行政处罚和刑事责任,具体处罚根据谣言的严重程度和社会危害性而定。建议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法律法规,不信谣、不传谣,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