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黔山贵水领袖情·回访记|往来无隔阂 邻里如亲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08:25:00    

2021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到贵州考察调研,探访苗寨化屋村。他走进苗族村民赵玉学家,聊家常、话发展,祝福赵玉学一家日子越过越幸福甜美。在扶贫车间,他了解发展特色苗绣产业、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等情况,嘱托乡亲们要把包括苗绣在内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好、发展好。在村文化广场上,他亲切地对乡亲们说,脱贫之后,要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希望乡亲们继续努力奋斗,把乡村产业发展得更好,把乡村建设得更美。

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在苗家儿女心中澎湃激荡。这些年,立足独特的自然风光与民族文化资源,化屋村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在这片壮美的山水间绘就了一幅乡村振兴崭新画卷。曾经偏远落后的“悬崖村寨”已蝶变为一颗闪亮的“乌江明珠”,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

路是连接乡邻的纽带,却也曾是化屋村村民杨守安和邻居王贵芬心中的隔阂。

杨守安放牛干活要从王贵芬家院坝过。王贵芬家硬化院坝,修建牛圈,只给杨守安家留了两块砖的位置过路。

杨守安不爽了,两块砖的位置,背起包谷草过不了。王贵芬说,我家院坝,我想给你留多少就留多少。

双方互不相让,准备起诉打官司。

眼看矛盾升级,村里出面和绿化法庭、新仁派出所沟通,由绿化法庭法官和新仁派出所民警组成调解小组进行调解。

参加民族歌舞表演的化屋村村民。 罗大富 摄

调解员问杨守安:“假如打官司你赢了,你认为王贵芬家会不会服气?”

“不会。”

调解员问王贵芬:“假如打官司你赢了,你认为杨守安会不会服气?”

“不会。”

“这就对了嘛,无论你们哪家赢,你们两家的矛盾都化解不了。乡里乡亲的,就不要起诉打官司了,我们帮你们找个折中的办法,把矛盾化解了。”调解员一席话说得杨守安和王贵芬都点头。

最终,王贵芬把路加到3块半砖宽,杨守安也不再计较,双方握手言和。

“有些矛盾纠纷,如果走司法程序,赢了官司但输了亲情,失了邻里之间的和谐。”化屋村驻村干部杨国奇说,对于这样的矛盾纠纷,村里都会积极对接协调法院、司法等部门,让审判机关下沉服务,依托巡回法庭来解纷止争。

近年来,化屋村发展迅速,矛盾纠纷也随之增多。村里结合实际,常态化开“梳心会”,理顺群众心气;谈“掏心话”,解开群众心结;找“热心人”,拆除群众心墙;做“暖心事”,温暖群众心窝。这一“四心”解纷工作法让矛盾不出村、纠纷不上交,在幸福和谐的新化屋凝聚起了干事创业精气神。

化屋村村民直播售卖苗绣产品。 盛亚亿 摄

村民王林(化名)和哥哥王军(化名)闹矛盾,王林修了一堵墙把两家隔开,在村里传得沸沸扬扬。原来,他们的母亲悄悄把低保钱给了两家的孩子使用,王林误会哥哥取用了母亲的低保钱。哥哥感觉委屈,两人大吵了一架,矛盾越闹越深。村干部反复调解,两兄弟听不进去,请来村里德高望重的王天成帮忙。王天成从“钱到底去哪儿了”入手,搞清楚了事情原委。在王天成的见证下,兄弟俩握手和好。

到目前,通过“四心”解纷工作法,化屋村已调解大小矛盾纠纷179件,调解成功率100%。化屋村也相继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先进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等十余项荣誉。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谢朝政 翟培声

编辑 李娟

二审 杨韬

三审 闵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