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金檬 杨晓轩 通讯员 沙姝慧
8月14日,一年一度的杭州西湖荷叶莲蓬爱心义卖活动开启。没几分钟,70个当日限量号码牌全部发放完毕。
杭州人对西湖莲蓬的喜爱,是真的很可以。(此前报道:《不愧是顶流,西湖莲蓬荷叶今日开卖,为了这一口,有人半夜3点就来了》)
这天,也是今年西湖莲蓬疏摘的第一天。这一口让大家心心念念的清甜,来得并不容易。
清晨5点,天刚破晓,一群采荷人开着船出发。
气温30℃上下,西湖边吹起一阵阵略带凉意的风,但荷塘里却热如蒸笼。
采荷人要赶早对荷叶莲蓬进行疏摘,把最新鲜的夏季限定送往柳浪闻莺微笑亭。
那边,已经有粉丝在排队等着了。
西湖水域管理处湖面养护队的杨磊,是队里最年轻的采荷人之一,也是首日疏摘工作中的一员,当天他主要负责断桥荷区。

记者 杨晓轩 摄
西湖共有24块荷区,约150亩,主要集中在北里湖和西里湖等水域。这段时间,莲蓬陆续成熟,他们最近的主要工作就是疏摘荷叶莲蓬。
早上6点,透过层层叠叠的荷叶,记者看到了正在荷塘忙碌的杨磊。
断桥荷区里,荷叶长得高高的,挨挨挤挤。杨磊坐在菱桶里,像穿迷宫似的,双手拨开层层叠叠的叶片,一点点往前进。
他盯着高过头顶的荷叶和莲蓬,发黄的老叶、过高遮挡的叶片、刚刚成熟的莲蓬,都在他果断的一掐一提中利落收割。

记者 杨晓轩 摄
长袖长裤的工作服和厚厚的手套是采荷人杨磊的标配。进入荷区才十来分钟,他的衣服就被汗水浸湿,湿漉漉地贴着后背。
“荷区里的温度感觉有四五十度。”杨磊说,热,蚊虫多,荷叶杆上还长着细刺,不穿长袖不行。
没有多余的工具,疏摘只靠一只菱桶和一双手。
菱桶约一米长,中间有个小板凳。一只菱桶仅够容纳一个人,剩下的空间用来放置摘下的荷叶莲蓬。
“控制菱桶就像骑自行车,要保持平衡,不然容易翻。”在荷区养护岗位工作了16年的杨磊,早就熟练地掌握了技巧。
为什么不划船摘,这也是有讲究的。“船身太大,进入荷区不方便,还容易弄伤荷花。”杨磊解释。
7点不到,断桥边的人流渐渐密集。不少赶来看荷花的游客,特意将穿梭在荷区里的杨磊和茂密的荷叶同框拍下。
“他们也是西湖里的美景。”游客赵女士说。
一趟下来,杨磊的绿色菱桶里,已经堆满了荷叶。
“疏摘的目的是为了保障荷花生长。”杨磊告诉记者,一些长得过高的荷叶会遮挡采光,影响下面的荷花生长,残败的荷叶不及时摘掉,可能会对西湖水质造成影响。疏摘下来的莲蓬,可以通过义卖的形式让市民游客品尝,“这是一举两得。”

记者 杨晓轩 摄
杨磊们的工作并不只在夏季。
“春季要清塘,冬季要割除残荷,还要适时对防护网、保护桩进行更换,荷花的养护管理是全年进行的。”他说。
一年的精心养护,等来一个夏天的“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磊的成就感就来自于这里。

记者 杨晓轩 摄
新闻+
西湖荷叶莲蓬25份速来抢,手慢无
8月14日起,每个工作日上午7:00,柳浪闻莺微笑亭会发放当日限量号码牌。
上午8:30起,凭号码牌在同一地点购买,过时号码作废。
双休日和雨天停售!
每人限购1份西湖“爱心莲莲套餐”(包含3个莲蓬+5张荷叶),每份10元,售完即止。所得的款项将统一捐赠给慈善机构。
由于莲蓬产量不稳定,每天义卖的数量也不定,一般来说保持在50-70份。义卖截止时间要看后续莲蓬的生长情况而定,预计到8月底。
没有买到的读者们看过来,福利时间到!
即日起,潮新闻·钱江晚报联合西湖水域管理处发起“西湖的夏日浪漫”征集活动。
来潮新闻互动社区“钱报朋友圈”,晒出你拍下的西湖荷景,并附上文字描述,就有机会获得西湖水域管理处为大家准备的西湖荷叶莲蓬一份。

记者 杨晓轩 摄
数量有限,一共25份,发帖越用心,越有概率获得。发帖时请注明#西湖的夏日浪漫#。征集活动将截止到8月20日。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