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华鼎冷链科技王君:以科技破局冷链困局,在消费变革中逆势增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2 13:01:00    

【大河财立方 记者 丁洋涛】7月11日,在2025第十七届全球食品冷链大会开幕式圆桌论坛上,河南华鼎冷链仓配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鼎冷链科技)CEO王君围绕“全球产业链重构背景下冷链战略升级新路径”主题,分享了企业在复杂市场环境中的突围之道。

作为专注于to B端食材流通产业链的供应链服务平台型企业,华鼎冷链科技实现逆势增长的背后,是对行业趋势的精准把握与科技赋能的深度实践。

逆势增长,在消费变革中捕捉机遇

面对“全球贸易态势变化和消费市场变革对企业经营的影响”这一问题,王君直言,当前消费行业正处于“更加艰苦且困惑的环境”。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华鼎冷链服务的同店平均月订货量下降15%,这一指标直观反映出消费市场的疲软。

但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华鼎冷链科技却交出了亮眼的增长答卷。王君表示,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来自三方面。第一是效率优先取代价格竞争。通过优化单车运营效率,实现车辆单日运输次数提升,例如将原本单日一趟800元的运输任务,转化为单日两趟每趟700元的模式,既提高司机收入,又降低客户单位物流成本。

第二是全链条数据打通与预测。借助大数据与AI算法,打通前端门店需求、中端仓配调度与上游工厂生产计划,实现“以销定产”。“通过门店历史销售数据提前预测需求,帮助工厂制定更合理的生产计划,减少临时叫车、紧急赶工等造成的社会资源浪费。”王君表示。

第三是聚焦降低综合成本。不纠结于单次物流费用的微小差异,而是通过全链条优化帮助客户降低5%的综合成本。王君举例称,通过库存管理优化,部分大客户的库存仅为其前端供应链销售额的1/30,远低于行业平均的1/10。

战略密码:顺势而为、提前布局与价值创造

华鼎冷链科技逆势高速增长的“法宝”是什么?王君提炼出三大核心逻辑。

“首先要说的就是顺势而为,锚定降本增效。”王君认为,紧扣消费行业“降本增效”的核心趋势,华鼎冷链科技将业务方向与行业需求深度绑定。从2019年成立之初就着力构建全国性仓配网络,目前已形成覆盖全国的服务能力,为应对市场变化奠定基础。

其次是提前布局,夯实基础设施。在冷链物流行业尚未大规模关注科技赋能时,华鼎冷链科技已开始投入自动化、智能化建设。

“第三是回归本质,创造客户价值。”王君认为,冷链物流行业要跳出“物流费1元与0.9元”的价格博弈,聚焦客户在食材流通中的核心需求——从原材料到成品的综合成本控制,通过提供从仓储、运输,到库存管理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实现“用更少库存做更大生意”。

科技赋能:无人化与雪豹数智大模型重构冷链物流生态

在科技应用方面,华鼎冷链科技的实践颇具前瞻性。王君介绍,企业正加速推进多项技术落地。

自动化仓配体系。目前已在仓库中部署无人叉车、自动装卸、AGV转运等全流程自动化设备,预计2025年底完成测试并投入使用,将大幅提升仓储作业效率。

“目前,全行业L4级无人驾驶在干线及高速场景的货车已经开始应用,若路权审批顺利,将解决冷链干线运输的人力成本与时效性痛点。”王君认为,这是未来冷链物流行业的必经之路。

2024年12月24日,河南省首批发布的4个工业大模型之一就包含“华鼎雪豹数智大模型”,这也是冷链物流行业首个省级工业大模型,成为冷链物流领域的一大焦点。该模型通过击穿冷链行业数据割裂困局、全链条重构运营效率体系,为冷链物流行业降本增效注入一剂强心针。

借助该大模型,华鼎冷链科技把车辆调度难题成功化解,将冷链物流车排线决策时间从2小时压缩至10分钟内,同时实现库存预测、生产计划的精准匹配,减少“临时订单应急赶工”等低效环节。

王君强调,冷链物流的本质是食材流通的基础设施,未来竞争将聚焦于“规模整合能力”与“24小时周转效率”。王君认为,“谁能整合更多货量、让货物跑得更快,谁就能在成本与时效的平衡中占据优势”。

展望未来:从资源整合到价值创造

对于行业趋势,王君认为,未来2—3年冷链行业将迎来底层资源的整合浪潮。“仓库、车辆等基础设施的统筹优化是必然趋势,届时,单价高低将不再是核心竞争力,关键在于企业能否为客户创造独特价值。”王君表示。

在王君看来,越是在市场考验期,企业越需聚焦价值创造。“当行业回归本质,那些能真正帮客户降低综合成本、提升供应链效率的企业,终将获得市场的回报。”

华鼎冷链科技的逆势增长,为冷链行业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中提供了一个清晰样本——以科技为笔,以效率为墨,在基础设施与价值创造的平衡中,书写冷链物流的升级新篇。正如冷链车厢里稳定跳动的温度曲线——中国冷链的智能化革命,正以河南为原点,向世界输送确定性。

责编:王时丹 | 审校:陈筱娟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