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自驾驶、高强度、长工时是当前多数货车司机的工作常态。面对高强度工作现状,智能驾驶正成为司机群体的主动选择。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与民生研究院发布的《2025年货车司机就业与生活状况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智能驾驶技术在货运行业加速普及,年轻高学历群体正引领这一变革,为行业转型注入新动力。
智能驾驶加速渗透:年轻高学历群体接受度高
随着货运行业智能化转型加速,智能辅助驾驶技术正成为影响货车司机购车决策的一个关键因素。

报告显示,43.97%的货车司机在换新车时会优先选择具备智能辅助驾驶功能的车辆,其中39岁以下年轻司机及大专以上学历司机的接受比例显著领先,分别达到44.26% 和48.98%。
在智能辅助驾驶技术方面,超四成司机在换新车时愿意选择具备相关功能的车辆,年轻和高学历司机相比之下接受度更高。
安全与减负并重:智能辅助驾驶受青睐
报告中提到,行车安全与减轻疲劳是货车司机接受智 能辅助驾驶的主要驱动力。

31.75%的司机认为智能辅助驾驶技术能够显著提升行车安全性,减少事故风险。其次,减轻驾驶疲劳也是重要因素,28.75%的司机表示智能辅助驾驶可以让长途驾驶变得更加轻松,有效缓解疲劳。此外,18.06%的司机关注智能辅助驾驶能够节省油费和人工成本,进而帮助他们降低运营成本
未来影响观点多元:渐进变革待多因素共塑
在评价未来自动驾驶技术对货车司机职业的影响方面,货车司机群体的看法依然存在差异。具体来看,22.84%认为将彻底改变行业,25.60%预期部分变革,22.58%认为影响有限,其余司机持观望态度。

不仅在影响程度的判断上存在多样视角,在L4级自动驾驶技术何时会对货车司机职业产生全面影响的问题上,司机群体的预期同样呈现明显分化:部分司机认为5-10年内将显现显著影响,另一部分则判断需10年以上。
报告分析指出,自动驾驶技术对货车司机职业的影响将是渐进过程,技术成熟度、政策法规框架、社会认同度及市场实际需求等多重因素共同塑造。

随着智能辅助驾驶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成本的逐步降低,预计未来货车司机对智能辅助驾驶技术的接受度将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年轻一代司机的加入将加速这一进程。
可以预见,在智能辅助驾驶技术的持续推动下,货运行业将朝着更加安全、高效、智能的方向稳步迈进,而货车司机群体也将在这一变革中不断适应与发展,迎来职业发展的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