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车河回响:于山水论坛间 打捞乡愁与有机的答案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1 11:27:00    

黄河新闻网大同讯(记者常伟)在太行深处的褶皱里,在山水环绕的绿意间,一场以“全域有机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论坛刚刚落下帷幕。这里没有城市的浮华与喧嚣,只有层叠如画的梯田、翻涌生机的绿浪、惬意觅食的鸡羊和满是皱纹仍喜笑颜开坐在石阶上唠着家常的村民。然而,这场看似“乡土”的论坛,却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他们讨论的焦点,正是大同市灵丘县车河村如何用“有机实践”让“乡愁”不再只是回忆,而是可触可感的现实。

十年前的车河,曾是典型的“空心村”,年轻人外出务工,农田撂荒,老屋凋敝,唯一的“乡愁”是留守老人对往昔热闹的回忆。

转变始于2013年一场有机农业的试验。当地政府与合作社联手,与中国农业大学达成战略合作,将撂荒土地整合为有机种植基地,种植杂粮、蔬菜,养殖生态鸡羊。山水的纯净成了最大优势。无污染的水源、富硒的土壤、自然的生态链,让“车河有机”逐渐打出名声。

更深刻的变化在于人的回归。随着车河有机农业模式的稳步发展,90后青年李小川带着媳妇王盼盼毅然返回家乡。他在村里开起了有机特产店,媳妇则发挥特长干起了电商直播,夫妻二人携手搭上了乡村振兴的快车,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如他一样,更多的返乡青年在这片热土找到了人生的价值,而这些新生力量也在重塑着车河的乡村图景。

正是这样有灵气、有人气的乡村才让有机生活、有机社区、有机实践落地生根,让国际论坛的举办不止于专家们单纯的学术讨论,他们在跨越山海的对话中,见证灵丘经验、车河智慧,也在东西方农业文明的交流碰撞中,实现着真正的双向赋能。

耕耘十二载,乡愁入胸怀。土地的馈赠、山水的疗愈、青年的回归、农人的坚守,让如今的车河永续生机,魅力无限。而“国际智慧有机乡村大会永久会址”的成功落地,也让“乡愁有机”的故事继续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