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
“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内蒙古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迎来高光时刻。他们敬业奉献、锐意进取、忘我拼搏、敢为人先,以自身的模范行动和崇高品格,生动诠释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是千千万万奋斗在各行各业劳动群众中的杰出代表。
刘华、王建勤、李晓望、张竞、蒙瑞……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名单上,内蒙古有60人。这份“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是日复一日的默默坚守和甘于奉献。他们中既有扎根边疆的草原守护者,也有攀登科技高峰的“创新先锋”;既有投身制造业的产业工人,也有深耕乡村振兴的“土专家”。
劳动模范是广大工人阶级的杰出代表,是实现自治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2020年以来,全区各行业、各战线涌现出518名自治区劳动模范和279名自治区先进工作者。
这些受到表彰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以强烈的主人翁意识踊跃投身自治区办好两件大事的火热实践,有力推动内蒙古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
劳动的价值究竟在哪里?从普通技工成长为首席技能大师,全国劳动模范、内蒙古包钢钢管有限公司159分厂轧钢工考然深知,劳动者的荣光不在聚光灯下,而在车间里被汗水浸透的工装上;在他与团队齐心协力,凭借技术创新攻克一个个“卡脖子”难题的瞬间;在成功轧出最优质的钢材里。
戍边20余载的全国先进工作者、内蒙古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锡林郭勒边境管理支队格日勒敖都边境派出所所长宝音,充分发挥护边员“融化剂”作用。他制定详实可行的“民警+护边员”走访计划,让警力真正下沉到辖区群众中间。在他看来,每一次深入辖区、扎实开展工作,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解决在当地,看到各族群众脸上绽放的笑容,便是劳动价值的最好体现。
全国劳动模范、内蒙古圆通速递有限公司呼和浩特市中山分公司快递员李晓望,入行8年,实现了从开始的每月派送3000单、揽收300单,到如今每月派送1万单、揽收3000单,签收率99%,客户好评率100%的成绩,在内蒙古圆通速递系统内常年保持领先。他认为,做幸福路上“被需要”的人,就是自己的劳动价值所在。
内蒙古人一直以来有着不畏艰险、敢想敢干的昂扬斗志,有着吃苦耐劳、苦干实干的奋斗劲头。那一枚枚光荣的奖章,不仅仅属于劳动模范,也属于每一个坚守在平凡岗位上的劳动者。
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对于自治区先进工作者、阿拉善盟林业草原和种苗工作站站长海莲来说,看到家乡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她就是幸福的。投身防沙治沙事业13年来,她累计完成防沙治沙林草生态建设任务1800余万亩,连续11年完成“三北”防护林工程等18项国家、自治区重点工程和项目的日常监督管理和技术指导服务工作,为林草融合、林草新质生产力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在自治区劳动模范、内蒙古龙源蒙东新能源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经理于重阳心中,将一度度绿电输送到千家万户,就是他的幸福。多年来,于重阳组建省部级创新工作室团队,主持开展科技创新项目39项,填补多项行业技术空白,运用创新手段解决现场技术难题1500余例,先后获得省部级创新奖项11项,创效金额达4690余万元,被同行誉为“新能源风机运行保障专家”。
当前,全区上下正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贯穿一条主线,办好两件大事,弘扬蒙古马精神,吃苦耐劳闯新路、一往无前进中游。“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是劳动人民的杰出代表,更是广大劳动者学习的好榜样。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身体力行践行劳模精神、发挥劳模作用,必然会团结更多人追逐光、成为光、散发光,携手全区各族劳动者共同投身于落实‘六个行动’、办好‘两件大事’的时代热潮中,把‘模范自治区’这块金字招牌擦得更亮。”全国先进工作者,鄂尔多斯市融媒体中心评论部、采访部部长张晓艳说。
5月的阳光洒遍北疆大地,让我们与时代、与国家一起努力奔跑,以实际行动投身内蒙古高质量发展,用奋斗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
来源:内蒙古日报
编辑:李金璇
编审:赵宗杰
终审:刘畅
总监制:肇慧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