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4月15日-21日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2025年宣传周的活动主题是“科学防癌,健康生活”。旨在通过普及癌症防治科学知识,倡导群众践行健康生活方式,控制癌症风险因素;鼓励高风险人群主动参加癌症筛查,促进早诊早治;指导癌症患者及时接受规范化诊疗,并定期复查。通过全过程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生活。
4月15日,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联合广州抗癌协会(GACA)正式启动“2025金沙肿瘤防治公益行动”。活动通过“义诊+讲座+筛查”三维联动,吸引逾百名住院患者、周边居民及社会人士参与。

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举办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
肿瘤从单一治疗转向“防筛诊治康”
4月15日,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肿瘤门诊大厅内人头攒动。由肿瘤科、放射治疗中心、皮肤科、体检科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的团队为市民提供“一对一”诊疗服务。
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癌症新发病例为482.47万,肺癌、肝癌、胃癌发病率居前三。很多恶性肿瘤早期没有明显症状,直到发展到正常组织受压迫、身体功能出现问题才会表现出症状,这时往往已经到了中晚期。
而预防癌症的最好的途径是预防和早期发现,应了解其危险因素、早期表现,早发现早治疗,同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做到遇癌不恐慌、科学防癌、远离癌症!广州抗癌协会理事长张军一教授指出:“整合医学是肿瘤防治的核心方向,医院需从单一治疗转向‘防筛诊治康’全链条管理,《CACA指南》可成为全民防癌工具。”
据了解,中国抗癌协会发布的《CACA指南》,凝聚了国内肿瘤领域权威专家的临床经验与循证医学证据,是指导肿瘤诊疗实践的重要标准。而目前,AI智能体接入《CACA指南》,将医学知识无缝嵌入诊疗全流程,从而助力医生决策、优化患者管理,就像给指南装上了“搜索引擎+智能导航”,获得个性化方案推荐。
按时体检,早期干预可预防45%的癌症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结果显示:1/3的癌症可以预防,1/3的癌症早期发现可以治愈,1/3的癌症可以减轻痛苦延长生命。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环境,按时体检、早期干预,可以预防45%的癌症,有效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
活动现场,肿瘤放射治疗科二病区资深教授涂微主任通过动画演示乳腺癌自检手法,结合真实病例详解早期筛查要点,引发观众热议。
涂微主任指出,80%乳腺癌患者以乳腺肿块首诊,患者常无意中发现乳腺肿块,大多数乳腺癌为无痛性肿块,仅少数伴有不同程度的隐痛或刺痛。所以,自己观察和触摸是很方便的筛查方式。比如在月经来潮后第9~11天是乳腺检查的最佳时间。“这时雌激素对乳腺的影响较小,乳腺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乳腺胀感消失,容易发现病变。”
涂微主任建议,20岁以上人群,每年定期做一次乳腺B超检查;40岁以上人群,每半年做一次乳腺B超检查,每1-2年-次乳腺钼靶检查;70岁以上人群每2年一次乳腺钼靶检查,必要时增加核磁共振检查。必要时进行活检检查以及高外显率易感基因(BRCA1、BRCA2、CDH1、PALB2、PTEN和TP53)检查。
文、图 | 记者 张华 通讯员 刘叶明 李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