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上半年:平均每天一场会展活动
全市已举办各类会展活动198场,拉动消费165亿元;多场规模大、规格高的展会活动将于下半年陆续亮相
多场重量级展会将密集登场
●7月至8月是青岛展会举办旺季,青岛软包装设备与薄膜展览会、亚太国际塑料橡胶工业展览会、亚太国际智能装备博览会等16场较有影响力的展会活动,将与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一同掀起青岛会展经济高潮
●9月,东亚海洋博览会、青岛秋季国际车展、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览会轮番登场,将点燃“金九”消费季
●10月,全国制药机械博览会、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中国国际渔业博览会三场高能级专业展会将接档启幕,展现青岛展产融合、链接世界的高能级
盛夏的青岛,热力值拉满——比气温蹿升更快的,是这座城市人气飙升的速度。
第六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刚于6月20日落下帷幕,第28届青岛国际机床展、2025青岛会展产业创新发展与合作大会暨企业“出海”大会、2025山东国际纺织服装链博会、2025青岛国际水大会、2025中国(青岛)—东盟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活动便接踵启幕。
来自不同时区的全球宾客带着信心、带着订单、带着投资,汇聚到青岛这个盛夏“顶流”。
市贸促会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举办各类会展活动198场,展览面积达280.1万平方米,吸引观众265万人次,拉动消费165亿元。
在青岛,滚烫的会展经济还在持续升温。7月18日,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即将启幕,商旅文体展联动,突出国际范、新场景、文化IP,“青岛与世界干杯”的盛情邀约,将描绘更为“热辣滚烫”的城市“热力图”。
会展业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和“风向标”。今年以来,青岛多展齐开、客流如织,折射出城市会展经济的蓬勃活力和能级提升。除了收获“泼天的流量”,“会展+”概念还不断释放溢出效应,其背后正蕴含着城市发展的新势能。
大展接踵而至
拉动消费强劲
最近一段时间,青岛各会展场馆展会密集、人流如织。一场场大展首尾相连,一项项新技术新产品轮番登场,数以万计的国内外客商来青寻找商机、洽谈业务。
今年上半年,青岛平均每天就有一场会展活动,“进度条”拉满的背后,折射的是青岛经济持续向好的基本面。据统计,当季展会、节庆客流有效转化为消费增量,一季度拉动全市消费超60亿元,二季度增至105亿元。
1至2月,2025年青岛新春艺术彩灯节累计接待观众35万人次,青岛萝卜·元宵·糖球会实现销售额5亿元。
3月,在西海岸和红岛相继举办的两场国际车展,展览面积共5.5万平方米,吸引28.2万人次观展,成交额25.5亿元。
4月,青岛国际美业博览会、2025金诺·亚太国际宠物产业展览会、2025环梦·AI智能机器人科普展、海尔·青岛国际马拉松博览会等12场较有影响力的展会活动密集举办,进一步激发了大众的消费热情。
5月,国际食品加工和包装机械展、中国鲁菜食材电商节暨采购大会、国际辣椒及调味料交易博览会“三展联动”,三天时间吸引近12.5万观众,现场意向成交额达28亿元。
进入6月,青岛的会展活动更是接踵而至。
2025黄河流域跨境电商博览会,累计吸引超5.2万人次到场参观,实现经贸配对超6.8亿元。
第六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诚邀465家跨国公司的嘉宾,签下“投资山东”“投资青岛”的数亿元大单。
第28届青岛国际机床展,5天接待专业观众超10万人次,吸引了一汽集团、歌尔股份、特锐德等158家采购团深度洽谈。
青岛发展会展经济,不是简单地承接展览会议,而是围绕“会展+”概念,与重点产业链接,商旅文体展联动,努力打造可展、可会、可演、可餐、可宿的立体式会展空间。
比如第六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期间,青岛推出“峰会消费周”活动,一系列针对消费者的“真金白银”补贴同步启动,打造多点联动、全域参与的促消费氛围。
结合青岛国际啤酒节、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上海合作组织投资贸易博览会、黄河流域跨境电商博览会、中国国际渔业博览会等活动,青岛策划“会展+城市观光”“会展+演艺”“会展+体育”等主题项目,发挥会展对消费的拉动效应。今年,青岛还遴选了大型会展项目与现代轻工领域“青岛优品”企业,贯穿全年开展“青岛优品进名展”活动,促进供需对接。
招展引会招式出新
会展服务更全更优
每一场会展活动都是资源汇聚的关键链接。一场高能级会展活动,其溢出效应可以深入投资促进、国际采购、消费升级、开放合作等各个方面。
青岛深谙其中的底层逻辑,促进会展经济的特色招式更加清晰。
今年,青岛建立了“会展主管部门+产业主管部门+会展协会+展馆+会展服务公司”的“五位一体”招展引会模式,各相关单位主动“走出去”接洽国家级行业协会、知名会展主办单位,聚焦“10+1”创新型产业体系相关展会,加大对龙头展会的邀约。
包括中国饲料工业展览会、中国畜牧业展览会、中国教育装备展、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等行业龙头展会在内的20余个展会活动相继确定在青举办,规划展览面积近100万平方米,高能级会展项目加速聚集,将为青岛带来众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资源。
这种“产业需求导向”的招展引会逻辑,正在让展会从城市的“流量入口”升级为赋能产业升级的新引擎。
高能级的展会需要高水平的增值服务相匹配,要不断提升参展参会“投资回报率”。
青岛会展配套设施完善,目前已构筑起崂山、即墨、西海岸、红岛四大展览聚集区及沿海大型会展活动聚集带“四区一带”大会展格局,室内可展览总面积达50万平方米。
青岛会展产业链完整,可为主办方提供全链优质服务。目前全市注册有会展业务的企业约1900家,涵盖会展物流、策划设计、展台搭建、主场服务等展会全流程。
青岛会展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建立了暖企服务专员制度、大型会展活动“多级联动”模式、首席协调员服务机制、代言工商服务机制,推出“365服务模式”,随时为会展企业提供更多便利。
今年,青岛还制定出台了新的会展业扶持政策,并被纳入《青岛市大力提振消费实施方案》,坚持品牌化、国际化、特色化的会展业发展方向,积极培育引进专业化会展龙头项目和企业。在新政策中,市场化展会起补标准从2万平方米降至1万平方米,单个展会奖补上限由150万元提高至200万元,淡季办展支持标准上浮10%。
政策“组合拳”直击行业痛点,以财政杠杆撬动更多中小展会活力,释放出“真金白银”的诚意。
值得一提的是,青岛会展政策还实现了“当季申请、隔季兑现”,是全国政策兑现最快的城市之一。
由此,青岛会展服务正向着更高水平看齐。
提能升级扩大影响
打造国际会展名城
下半年,青岛还将有多场规模大、规格高的展会活动陆续亮相。
7月至8月是青岛展会举办旺季,青岛软包装设备与薄膜展览会、亚太国际塑料橡胶工业展览会、亚太国际智能装备博览会等16场较有影响力的展会活动,将与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一同掀起青岛会展经济高潮。
9月,东亚海洋博览会、青岛秋季国际车展、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览会轮番登场,将点燃“金九”消费季。
10月,全国制药机械博览会、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中国国际渔业博览会三场高能级专业展会将接档启幕,展现青岛展产融合、链接世界的高能级。
面对全球变局与数字化的双重冲击,城市会展经济如何进一步提升自身能级?一些国际著名会展活动可作借鉴。
作为全球最大展览集团之一,英富曼会展集团(中国)董事、副总裁张明表示,作为全球科技盛典,伦敦科技周不仅汇集整个技术生态体系,还向大众展示科技如何改变商业和社会、创新和增长,从主舞台到创业小巷,科技的力量栩栩如生地在伦敦城市中70余个场所呈现。“青岛国际啤酒节也可借鉴这样的理念,挖掘更具青岛特色的啤酒文化,将啤酒节记忆从舞台、餐桌等消费场景,延伸到产业发展、贸易合作等商业场景,将啤酒节热度从啤酒大棚、主会场延展至商场、酒吧等场景。”张明说。
会展经济的活跃,将实现产、城、人之间更密切互动,更大程度释放对城市产业及重大项目的引领、汇聚、带动、落地作用。全力打造“国际会展名城”的青岛,需要更多创新创意。(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刘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