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宋濂借书的故事(宋濂借书守信用,连夜抄书,按时归还)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04 09:03:51    


宋濂(1310—1381),初名寿,字景濂,号潜溪。元末明初著名政 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 家”,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其为太史公、宋 龙门。他一生正直清廉、诚实守信,受到世人敬仰。

元末明初著名学者宋濂学识渊博,为人处事也非常讲信用。他从小时候起, 就非常喜欢读书学习。但是他家里很贫穷,上不起学,连书都买不起,只好向有 书的人借书读。当地郑氏的藏书非常丰富,常常把书借给他。

宋濂在学习条件相当困难的情况下,还是阅读了大量书籍。当他遇到好书 时,爱不释手,可是书是借别人的,不能不还,于是他就夜以继日地把书抄写下 来。

冬天,有时天气很冷,连砚台都结了冰,手指也冻得几乎拿不住笔了,但是 宋濂仍然坚持加紧抄书,抄完之后,及时把书还回去,从来没有延期。就因为他 诚实守信用,不少人都信得过他,才肯把书借给他读。

到了成年,当地能读到的书,宋濂都读遍了。可是他的求学更加迫切了,他 常常到百里以外的地方去寻师求学。有时背着行李赶 不回去,就随便找个地方住下来,忍饥挨冻也不灰心。

有一次,宋濂和一位名师约定上门求学,正好碰 上大雪天气。上路之后,雪越下越大,路上积雪几尺深, 但他为了不失约,顾不得冻坏双脚,还是步行赶去了。 到了客栈时,四肢都冻僵了。好心的店主人很受感动, 送他热水喝,为他盖上被子,他才渐渐暖和过来。

宋濂求教的老先生都是很有名望的学者。只要有机会,他从不放过求学机会。他在外地学习,有时在客店里生活很艰苦,为了节省开支,一天只吃两顿饭,衣服补了又补,很破旧。 但他以求知为快乐,别的什么都不在意。就这样十年如一日地刻苦求学,他终于 取得了成就。

宋濂不仅为人讲诚信,而且心思缜密,从来不说假话。在宫中问对的话,绝 对不会告诉别人。应制的作品也将草稿删毁。他在朱元璋面前陈述的事情,质朴 无隐,就算是家事,只要朱元璋有问,他也一一回答。他曾经说:“人君就像父 亲、像天一样,难道可以欺骗他吗?”

宋濂曾与客人饮酒,朱元璋暗中派人去侦探察看。第二天,朱元璋问宋濂昨 天饮酒没有?座中的来客是谁?饭菜是什么?宋濂都以实回答。朱元璋笑着说: “确实如此,你没有欺骗我。”朱元璋因此越来越相信宋濂的诚实。 主事茹太素曾上奏章,朱元璋看后大怒,询问朝中臣子。有人指着奏章说: “这里不敬,这里批评不合法制。”朱元璋询问宋濂意见,他回答说:“他只是 对陛下尽忠罢了,陛下正广开言路,怎么能够重责他呢?”

朱元璋后来查看茹太素奏章,觉得有值得采纳的内容,就把朝臣都招来斥 责,并说:“如果没有景濂,朕几乎错怪进谏的人了。” 宋濂有才有德,他年纪大后辞官回乡之际,皇上亲自饯行,并允许他每年进 京来和皇帝小聚,这在当时可是莫大的殊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