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地疾控监测显示:隐翅虫因气温偏高、降水增多,较往年提前约两周进入活跃期!这种被称为“飞行硫酸”的昆虫,虽不主动叮咬人,但其体内含pH值1-2的强酸性毒液“隐翅虫素”,一旦接触皮肤,可能引发隐翅虫皮炎,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毁容,大家务必提高警惕,做好科学防护!


一、家庭与个人防护指南
物理隔离:安装纱窗纱门,减少隐翅虫入室可能。避免夜间长时间开窗或开强光灯,降低隐翅虫被吸引入室的几率。
外出防护:户外活动时,尽量穿长袖衣物,随身携带驱虫喷雾,降低与隐翅虫接触的风险。
正确应对:发现隐翅虫停留在皮肤上时,切勿拍打!要用纸张轻轻拂去或轻吹抖落。处理后,及时用肥皂水清洗接触部位,并尽快就医。同时,要避免抓挠,以防引发继发感染。若出现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拨打急诊专线。
二、冷知识:隐翅虫竟是“农业小卫士”
别看隐翅虫可能给我们带来麻烦,其实它的家族90%都是益虫,是大自然的好帮手呢!
它是吃掉蚜虫(农业害虫)的“自助餐狂魔”,能帮助农作物抵御害虫侵害;作为分解腐殖质的“自然清洁工”,它在生态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还是生态链里的“蛋白质外卖员”,为其他生物提供营养。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来源:襄阳融媒体中心经济生活频道
记者:李若水 | 通讯员:陈爽
编发:刘鹏 | 编辑:刘建业
责编:何雯 | 审核:程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