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久寿,字祺之,1899年出生,贵州省都江县(今三都自治县)人。
1919年从贵州陆军讲武学堂炮兵科毕业后,历任黔军排、连、营、团长等职务。1926年,投奔国民革命军,先后任中央军校潮州分校教官、潮州警备司令部参谋处长,后调到国民革命军第十七军二师及第十军二十九师任参谋长。1929年,再次调任第十九路军吴淞要塞司令部任参谋长。

滕久寿
1932年1月28日23时20分,上海市公安局转来日本第一遣外舰队司令盐泽幸一致蔡廷锴将军急件:“帝国海军鉴于多数邦人居闸北,为维持治安计,将日军驻于该地,希贵军今夜立即退出闸北。”接信后,蔡廷锴立即给南京中央党部、国民政府、全国各报馆、全国国民发出特急电:“尺地寸草不能放弃,为救国而抵抗,虽牺牲至一人一弹,决不退缩……”23时30分,日本海军陆战队发起全线攻击,十九路军战士们奋不顾身,在断壁颓垣中与敌人肉搏,杀得敌人死伤枕藉,未失寸土。
敌人集中火力轰击吴淞要塞,当时身为吴淞要塞司令的邓振铨(何应钦的姻亲)对十九路军的浴血奋战袖手旁观,提出辞职要求,南京政府批准任其临阵脱逃,导致敌人通过吴淞要塞,出动战舰、飞机同时连续轰炸。在这紧急时刻,吴淞要塞司令部参谋长滕久寿奉命督战,率领全体炮兵奋勇抵抗,屡次击败日军的凶猛进攻。
开战后的第七天,即2月4日10时左右,13艘敌舰、24架飞机向吴淞要塞炮台轮番轰击,滕久寿仍坚守岗位,指挥炮兵奋力还击。战火中不,弹片击中滕久寿左膀,滕久寿拒绝退避说:“我辈军人,负有保国卫民之责,速还炮杀敌,后退者枪毙!”话未说完,右腋中敌弹炸去了右手。接着,弹片穿透他的胸腹,33岁的滕久寿倒在血泊中壮烈牺牲。
同年3月中旬,普善山庄蓝十字会找到滕久寿遗体,将灵柩用轮船运到上海,安葬在霍必兰路永安公墓。1984年6月26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原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吴淞要塞司令部参谋长滕久寿将军为革命烈士。同年7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为滕久寿正式颁发《革命烈士证明书》。
资料出处:《贵州革命烈士传(一)》
中共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 编著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齐
编辑 张良胜
二审 孙 蕙
三审 陈诗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