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4月14日讯(本网记者 谢玉妹 实习生 俞周一杰)“通过手机扫码,足不出户,便可实现在线看地。”这是泉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于2024年推出的“一码招商”空间要素保障应用小程序,平台通过整合泉州市土地资源信息,实现从“项目找地”到“地等项目”的转变,试行近一年来,已成为不少企业的“香饽饽”。

平台会根据企业需求推荐地块。泉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供图
一“码”直通
破解招商引资“信息孤岛”
招商引资,既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风向标”。然而,在传统“面对面”的招商模式下,招商方和投资方之间,常常因政策和资源信息不对称,造成投资项目匹配难、产业用地时效性低等问题,成为影响项目落地的“堵点”“痛点”。
招商工作,核心在“匹配”,难点在“对接”。为确保招商引资高效对接、重大项目落地见效、高端业态精准引入,“一码招商”平台应运而生。
平台充分运用大数据分析、AI算法、VR展示等前沿技术,将全市重点招商地块的空间数据、产业要素、周边配套等信息集成整合。企业可在平台上按产业类别、用地性质、投资规模等要素提交意向。平台会根据项目类型、投资规模等内容,智能匹配招商项目和适配地块信息,并推荐相关案例经验,帮助企业准确高效选土地、挑项目,缩短前期调研周期,并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
值得一提的是,每个地块都有自己的“身份证”——“地块码”。扫码即可查看四至红线、规划图纸、VR实景和地块基础信息,了解地块周边包括公交、学校、餐饮、购物、医院等配套设施,让企业“看得见、选得准、拿得快”。

扫码即可获取土地详情。泉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供图
“码”上撮合
政企协同更加高效精准
对招商方而言,“一码招商”可实现“码上发布-码上推介-码上找地-码上督查”全方位掌握地块项目要素、周边配套、投入资金、建设进度以及运营情况,让招商工作从“面对面”变为“屏对屏”。同时,通过招商情况数据的沉淀,招商部门也可对招商地块完成率、审批及时性、转发率等指标进行全面分析和综合评估,为科学评估招商效益、优化资源配置提供决策依据,实现精准撮合。
“现在我们去看一块地,不用跑现场、不用问多部门,在平台上一扫就有,不仅提高效率,更减少了不确定性。”建发集团泉州区域开发负责人许世转表示,“以前很多信息要靠人力打电话、跑现场去问,过程长、重复多。现在平台把不同来源的信息集中起来,我们在一个系统就能同步掌握计划安排、区域政策、地块详情,有效提升了前期研判的精准度和公司决策效率。”
他进一步指出:“科技正在悄然改变我们的做事方式。有了信息的连通,政府、企业、市场三者的互动就更高效,大家的工作效率也提升了。”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平台所激发出的深层次改革动能:不仅提升了政务服务效率,更增强了企业对泉州投资环境的信心与期待。
数字赋能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泉州答卷”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促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完善覆盖全国的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一码招商”平台正是这一改革精神在泉州的具体实践。
“一码招商”不仅是一个数字平台,更是一种治理思路的跃迁。“通过这个平台,我们可以从源头上掌握企业真实需求,做到精准供给;也可以通过大数据反向分析招商结构,引导区域高质量发展。”泉州市资源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一码招商”平台贯通了客商需求端、政府管理端和领导决策端,以不同视角为切口,对地块信息进行全面整合、动态监控和高效管理,更好地服务土地资源规划、开发和利用,为实现产业用地“以地招商”提供强有力的数智支撑,进一步推进自然资源管理提质增效,提升政务服务能力,优化营商环境。
目前,平台已覆盖南翼高新区、中央活力区等四大板块,重点推介166个地块,有效推动了泉州市产业资源的集约化利用与高质量发展。
未来,泉州将继续以数字化为引擎,不断优化平台功能、提升服务效能,推动“一码招商”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服务企业、赋能产业,为泉州打造向“新”而优的一流营商环境提供坚实支撑,书写数字中国的“泉州样本”。
来源: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