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包头市人才工作综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0 10:28:00    

以产聚才 以才兴产 夯实高质量发展人才支撑

——包头市人才工作综述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近年来,包头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包揽人才 头等大事”的战略定力,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全面助推人才“引育用留”各环节同频共振,全市人才资源总量突破80万人,拥有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6人、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7人、全国技术能手79人、自治区“英才兴蒙”工程认定高层次人才724人,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聚智增力、赋能增效。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准凝心聚才之舵

坚持党的领导是人才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以构建具有包头特色的人才工作“大格局、大体系、大合力”为重点,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负责、各部门协同推进、各方全面参与的工作机制,年初制定年度人才工作要点,明确各部门工作责任,挂图作战、定期调度,稳步推进人才工作各项任务落地落实。深化市领导联系服务专家“四必访、四必帮”制度,37名市领导和278名旗县区县级领导干部与全市693名专家建立联系,累计帮助专家解决各类问题困难1357件。探索实施人才工作“书记项目”,推动各地各部门优势资源向人才工作集聚,着力凝聚人才工作合力。

拓宽多元引才渠道,敞开广纳贤才之门

在政策创新上,实施“事业编制企业用”“事业编制平台用”,为重点产业企业引进紧缺急需人才38名。出台重点产业硕士博士招引行动计划,助力重点企业引进博士45名、硕士604名,兑现硕博补贴3075万元。在精准引才上,面向全国发布产业引才地图,首发《包头市人才引进白皮书》,近三年引进各类人才突破10万人。在留才聚才上,瞄准各类在外创业就业的包头籍才俊,实施“小鹿回家”“筑梦鹿城”优秀学子社会实践行动,先后对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6批次156名师生来包实践,全面吸引带动高端人才回包寻根、来包发展。在2024年中国最具人才吸引力百强城市榜单中,包头位列第56位,相较2021年攀升7个位次,人才竞争力和城市吸引力不断增强。

构建系统育才体系,激发产才融合之能

聚焦重点产业人才供给,推动内蒙古科技大学稀土产业学院升级为国家级产业学院,增设稀土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填补国内稀土领域本科专业空白,年度培养专业人才超350名。强化科研平台育才效能,依托鹿城实验室率先启动自治区科技“突围”工程稀土领域全部14个项目,申报307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推动13家企业与院士共建院士工作站。深化校企协同育高层次人才,支持内蒙古科技大学获批中组部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试点,联合中铝、国能等7家重点企业,年度共育紧缺急需硕博士35名。夯实技能人才培养根基,构建中高职一体化体系,创新“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的企业新型学徒制模式,建成“订单班”“工匠班”86个,累计培养技能人才6500名。

搭建精准用才平台,树立重才爱才之风

推动校企人才双向赋能,在全市范围内选派14名院校博士专家到企业挂职科技副总,6名企业博士人才到院校挂职产业教授,设立科技人才项目,对5个技术攻关及成果转化成效突出的挂职博士给予20万元项目资助。依托平台聚合创新资源,深入推进“科创中国”包头站点建设,推动427家企业、高校院所和4407名专家入驻,发布科技需求1161项、科技成果1774项,成功对接1078项,85项需求通过平台签约,94项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拓宽柔性引智渠道,通过聘请咨询顾问、兼职聘用、开展项目合作等方式,先后柔性引进国内外院士23名、各类高层次紧缺急需人才279名、国内顶尖创新团队128个,依托各类“研发飞地”“人才飞地”引进人才141名、团队18个。

优化暖心留才生态,筑牢拴心留才之本

真心实意敬才爱才,立法将每年8月23日所在的周定为“包头人才周”,以专属节日的形式,礼敬为包头发展作出贡献的各类人才。专属服务助才惠才,首创人才恳谈会机制,一会一主题召开人才恳谈会13场,收集意见建议76条,帮助人才解决实际问题31个,真正问计于“才”、借力于“智”;首发包头高层次人才服务卡,将服务项目由7类22项升级为8类24项,首通人才一“鹿”通智慧服务平台,设置高层次人才服务窗口,累计服务高层次人才5000余人次、受理办结各类人才诉求1710件。关键小事暖才安才,常态化开展“一‘鹿’有你 爱在包头”青年人才婚恋交友活动,已连续举办活动11场,累计参加青年人才680人,成功牵手66对;组织高层次人才跑团参与包头马拉松,精心策划人才“一日游”、休假疗养活动,服务近650人次。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从草原钢城的熔炉旁到稀土新材料的实验室,包头以“包揽人才 头等大事”的定力,推动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政策链相互交织、深度融合,人才活力充分释放,创新动力竞相迸发。当引才的活水持续奔涌、育才的土壤愈发肥沃、用才的舞台更加广阔、留才的温度直抵人心,一幅“包”揽八方英才的壮阔画卷正徐徐展开,见证着这座城市与人才双向奔赴的美好未来。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孟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