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能正常吃饭了!”近日,86岁的黄阿婆仔细喝完一碗粥,没有一点咳呛。由于气管、食管间的破漏,她已经10年不能正常吃饭、喝水,不得不插胃管维持营养,痛苦不堪。近日,苏州市立医院专家首次采用新技术,仅用10分钟,就为她成功“堵漏”。
钱进先介绍黄阿婆的病情。苏报融媒记者 朱瀚墨/摄制
多年前,黄阿婆患上重症肌无力,吞咽功能本来就不好。但祸不单行,10年前,她又因胸腺肿瘤手术,不久后出现气管食管瘘。两大病因共同影响下,她吃饭、喝水总是咳呛,不断引起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等症。无奈之下,她只能插了根胃管,水、饭都靠它直接送到胃里,生活质量很差。多年来,她曾多处求诊,但效果不佳。

影像资料显示,阿婆患有气管食管瘘。苏报融媒记者 朱瀚墨/摄
近日,她来到市立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就诊。“气管与食管属于两个系统,互不相交。”主任医师钱进先介绍,阿婆患上气管食管瘘,气管与食管间出现破漏、产生异常通道,食管里的食物、唾液或胃液会被吸入呼吸道,导致反复发病。如果能把这个通道堵住,这些问题自然就会消失。

专家团队为阿婆手术。术中,金属支架打开、撑开食管狭窄部分。医院供图
据了解,要根除这种疾病,以前要通过开胸手术修补,治疗难度大、恢复周期长。阿婆高龄体弱,吃不消。充分研讨后,专家团队认为,可以为阿婆做气管覆膜支架植入术,小创伤快速解决问题。术中,钱进先通过阿婆口腔,送入支气管镜等设备,在气管破漏处精准放入一枚支架、填补缺口,仅10分钟便完成手术。术后第3天,阿婆顺利拔除胃管,恢复自主进食。
“饮食功能恢复后,营养不良的问题也会逐步改善。”钱进先介绍,这项技术有创伤小、风险低、见效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势,为患者提供了治疗新思路。
(苏报融媒记者 朱瀚墨/文)
编辑:钱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