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烟台创新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构建医疗服务体系新格局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9 16:35: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孙淑玉

多点发力,优势突出,着力构建统一管理型、中医药特色型和整合型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当下,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的“烟台样板”已见雏形。

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内容,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正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展开。2023年6月8日,烟台市入选全国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城市,一场关乎百姓健康的城市医疗资源网格化布局变革已然开启。通过整合医疗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基层服务能力等方式,烟台市正探索构建科学有序、系统连续、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让百姓在家门口尽享优质医疗服务之便。

三大模式创新,走出特色发展新路径

立足区域实际,推动模式创新。烟台市在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工作中因地制宜,创新探索出“机构统一管理型”“中医药特色突出型”和“业务整合发展型”三大模式,走出了一条具有烟台特色的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探索新路径。

目前,根据地缘关系、人口分布、群众就医需求、医疗卫生资源分布等因素,烟台市确定由毓璜顶医院、烟台山医院、滨医烟台附院、烟台业达医院和蓬莱中医医院牵头,组建了5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牵头医院主要提供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的诊 疗服务,成员单位主要提供常见病和慢性病诊疗服务,并打通上下转诊通道,为网格内居民提供一体化、连续性医疗卫生服务。此外,烟台市中医医院、烟台市心理康复医院、烟台市口腔医院等专科医院及市疾控中心等公共卫生机构,以协作单位形式参与各医疗集团建设,充分发挥特色优势,助力中医药、专科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升。

其中,黄渤海新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由1家区属三级综合医院、6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组成,该集团以“机构统一管理型”模式为抓手,通过投资5000万元的信息一体化建设,实现了集团内信息互联互通。目前,黄渤海新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已经实现“人财物”的整合,成立了行政、人员、财务、绩效考核、医疗业务、药械业务、医保基金、信息网络、公共卫生服务9个管理团队,全面实现“九统一”扁平化垂直管理。

蓬莱区医疗集团突出发挥中医药特色,以医疗、教学、科研为纽带,通过中医“两专科一中心”建设、共享中药房等多途径提升全域中医药服务能力。而以毓璜顶、烟台山、滨医烟台附院为代表的三个医疗集团则以业务整合为抓手,结合现有业务院长、对口支援、远程医疗等工作,突出业务整合发展,为城区居民就近就便提供一体化、连续性医疗卫生服务。

随着三大模式的深入推进,烟台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这既是医疗资源优化配置的生动实践,也是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的有效成果。

优质资源下沉,提升百姓健康福祉

优质资源直达基层,百姓健康更有保障。烟台市探索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工作以来,多举措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沉”下去,让百姓就近获得优质的医疗服务,有了坚实的健康“医靠”。

2024年12月25日,烟台毓璜顶医院启动首次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联席会议,一场特别的“双选会”也由此拉开了序幕。会上,毓璜顶医院详细介绍了拟定下乡人员的专业特长以及能开展的技术项目,各受援医院根据自身发展规划和科室需求进行现场选择,同时还选送相同专业技术骨干到毓璜顶医院进修。会上,12名专家成功“牵手” 基层医疗机构,下沉到基层发挥自身最大优势。告别单一行政调配模式,这种双向互动的选择模式,为基层医疗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而这也只是烟台市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一个缩影。依托万名医护进乡村、集团对口支援等活动,以及牵头医院组织的专家门诊、教学查房、专科共建、临床带教、业务指导等多种方式,近年来,烟台市陆续下沉专家500余人次,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组团式下沉”“系统性帮扶”,整体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输血”之外,在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途中,烟台市也注重通过多种方式为基层“造血”。此前,在烟台山医院乳腺外科郝经光主任的指导下,海阳市妇幼保健院第一台超声引导下乳腺结节麦默通微创切除术顺利完成,当地百姓在家门口即可顺利解除乳腺疾病困扰。如今,这场关于健康守护的故事仍在续写。目前,烟台山医院乳腺外科共有6位副主任医师以上的医生分别在芝罘区妇幼保健院、海阳市妇幼保健院、招远市妇幼保健院、龙口市妇幼保健院、栖霞市妇幼保健院坐诊,并帮扶乳腺专科建设。

从“群众去”到“专家来”,不仅百姓看病有了新“医靠”,基层医生的提升之路也有了保障。“通过传、帮、带及健康下乡活动,加强了我们与市级三甲医院医疗专家的交流与合作,让我们更加坚定了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及能力的信念。”不少基层年轻医生难掩激动。

同时下沉的还有优质管理经验。依托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毓璜顶医院优质护理团队在受援医院开展管理工具应用培训,同时协助受援医院制定标准化操作流程,开展糖尿病饮食运动评估、指导以及患者管理方面的培训,拓展了基层医院慢病管理范围与能力。

以百姓的健康需求为导向,推进城市医疗集团内部深度合作、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促进医疗资源合理流动与共享,这一系列创新实践为紧密型医疗集团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推动资源共享,盘活优质医疗服务

在基层医院检查,几分钟就能同步到上级医院,拿药也不用多跑腿,这份便利让蓬莱区的百姓感受到了切实的就医便利。得益于蓬莱医疗集团“心电一张网”和智慧共享中药房的建设,当地百姓有了坚实的“医靠”。

“太方便了,10分钟检查结果就传到上级医院了,再也不用多跑腿了。”62岁的陈女士是心内科的老病号,每次复查都要儿女陪着,让她很过意不去。去年开始,她在镇上做完检查,蓬莱中医医院心电诊断中心在10分钟内限时作出诊断并回传诊断报告,拿完药她很快就回家了。

以资源共享的方式,盘活优质医疗资源,烟台加快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的诸多尝试,都有了显著成效。为满足百姓看病就医需求,毓璜顶医疗集团牵头医院全部检验检查项目均向合作医院开放,其成员单位实现在线开单、预约、收费转账、打印条码和报告。以建设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高速公路”为目标,烟台山医院城市医疗集团内实现了“六个共享”:专家共享、临床共享、科研共享、教学共享、预防共享和管理共享。以解决基层成员单位诊断技术人员缺乏、消毒供应设施不足等诸多困难为出发点,黄渤海新区医疗集团建成胸痛、卒中、VTE防治等6个医疗中心以及医学影像、病理、远程会诊等6个远程中心,实现了优势医疗资源共享,累计开展远程影像21000余例,远程会诊指导630余例,病理诊断1200余例。患者不动专家动,为满足患者全方位的就医需求,滨医烟台附院医疗集团健全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利用远程心电、远程影像服务平台,为集团内成员单位提供远程医疗服务,2024年共出具远程医学影像诊断报告4238份,远程心电诊断3290份。

这一例例数字,正是烟台市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成果的生动注解。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不仅打通了医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也让基层群众真切感受到了医改带来的获得感。随着远程诊疗、资源共享等创新模式的深入推进,烟台正在绘就一幅“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医疗新图景,并为全国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烟台方案”。未来,烟台市将继续深化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让优质医疗资源触手可及,全力畅通百姓就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