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至今日,网购已经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电子购物车也逐渐代替了其实体,承载着一个个中国家庭的烟火日常,呈现出生活的千万种形态。妈妈的购物车里会有什么呢?
在2025年母亲节来临之际,我们一起走进三位妈妈的生活。通过她们的购物车,感受她们对生活的关切、对家人的关爱、对自我的关照,洞察不同阶段的妈妈如何在多重角色里实现自我。
以下是三位妈妈的讲述。
@张女士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
前天我刚在网上给孩子他爸买了个包。网购对我来说算是家常便饭,但我买得也不算频繁,主要还是买些生活用品,再给自己买点衣服。有时候刷刷直播,觉得东西不错就下单了。以前条件没这么好,养孩子得处处节省。现在虽说物质丰富了,可我们也不乱花钱,够用就行,东西得真觉得值才买。
我有两个孩子,老大25岁,去年参加工作了,小的还在上大学。他们都很孝顺懂事。老大每个月发了工资,都会给我转账。他看奶奶喜欢吃鲜花饼,也会主动想着买回来给奶奶。平常没事的时候,他们俩会和我交流,我也不会过多干涉他们的生活。
和我妈妈那时候比,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表达爱的方式也不一样了。我妈妈没什么文化,却在尽力给我们好生活,我从来也没有受过什么苦难。到我有了孩子,好像又开启了一个新的轮回。我会学着我父母那辈人照顾我的孩子,在给他们设定底线或者原则的同时,陪伴至关重要。我还记得他们俩小时候,跟着我们一起。我们送他们上学,放学又接回来,他们在店里做作业,桌椅就是一条小板凳加一个大板凳。
父母和子女,不可能永远在一起,到一定的时间,肯定要放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有一代人的使命。我的父母有那代人的使命,我们也在完成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下一代也要完成他们自己的使命。两代人的生活就像平行线,生活上迟早会失去交叉,但情感上又始终有密不可分的联结。
@西西瓜
“自己开心了,宝宝才会开心”
我是个新手妈妈,我的宝宝一岁4个月。有了宝宝后,我的网购习惯大变样。以前给自己买衣服能占购物的百分之七八十。现在全是宝宝的东西,纸尿裤、奶粉这些消耗品买得最多,因为又是个女宝宝,所以一看到好看的裙子什么的就忍不住加购,反正什么都想给她买。给自己的东西基本已经缩减到购物的百分之三四十。
马上618了,我的购物车还是被宝宝的物品占得满满的。我觉得现在这样挺好,宝宝刚出生,全家的重心都在她身上,多给她买点东西理所当然。不过,这也提醒我,以前我还常给爸妈买东西,现在因为太关注宝宝,有时会忽略他们。
当了妈妈后,我感觉自己责任感变强了,做什么都更有力量,一心想给宝宝做个好榜样。但因为要照顾宝宝,和朋友聚会的次数少了很多,尤其是晚上,基本出不去,心里难免有点失落。不过,看着宝宝一点点成长,又觉得特别开心,是另外一种幸福感。
可能这是任何一个做妈妈的人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吧。因为宝宝还小,总是免不了过多地关注她。当然,我也时常会提醒自己,做了妈妈也不能失去自我,自己开心了,宝宝才会开心。
@Victoria
“不管哪种关系,都是越松弛越舒适”
我来自福建福州,这次带着5岁多的宝宝来云南找他爸爸。最近家里刚改造完,购物车里大多是家居用品,虽然专门给宝宝和老公买的东西不算多,但也满是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我平常网购挺多的,宝宝的书籍、衣服、玩具,还有我自己的东西基本都在网上买。按比例来说,个人和家居用品买得多,宝宝的占三成左右。我身边的妈妈们大多也这样,不过宝宝小一点的,给孩子买的东西会更多。我在新手妈妈时期也是首先上网做功课,然后列出了好多清单,购物车加购了很多。后来慢慢理性删减完之后买了一部分,很庆幸的是,这部分的利用率都达到了最大化。所以我一直跟身边的朋友说,不需要买太多,要保持一个理性的购物方式。
做妈妈后,我的生活变化很大。因为老公长期在外地工作,我和奶奶一起照顾孩子,上班之余还要陪伴他。一开始也特别焦虑,总觉得应该要把所有时间给他,才算一个好妈妈。后来,我才意识到要分一点时间给自己,比如找时间去锻炼一下,找朋友坐一坐、聊聊天,这样做之后心理平衡很多,而且其实抽一些时间给自己是被家人允许的、小朋友也很支持。
不管是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家庭关系,都是越拧巴越不好,越松弛越舒适。这可能需要一个过程,从把自己完全陷在家庭里,到现在学会合理地分配时间,花点时间给自己、留些放松的空间给自己。我也希望借自己的经历告诉更多妈妈,要保持自己的生活圈,多从外界汲取能量,让自己更松弛,好好爱自己。
云南网记者 李熙临 夏欣瞳 段杉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