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时节,绿野耕耘,万物争春。连日来,监漳镇西川村的田间地头呈现一派繁忙景象,村民们抢抓农时,紧锣密鼓地开展党参春耕播种工作。

走进西川村党参育苗基地,一排排田垄整齐划一,农机隆隆作响,在鸿顺发地道中药材有限公司负责人霍贵德的指导下,村民们开沟、起苗、筛检、扎捆……忙得不亦乐乎,大家分工有序,密切配合,一派人勤春早的农忙景象。
“我们共育有党参苗80多亩,现在正在进行党参苗的起苗和分拣工作。”见到记者,霍贵德停下手里的活儿介绍道,现在每亩党参苗除去成本,净收入1万多块钱,可以移植400亩党参,预计清明节全部移植完,产值能达到200万。

西川村海拔较低,平均海拔仅有800米,土地多是滩地,土质疏松,排水也好,且昼夜温差大,夏季气温较高,这有利的自然条件正是党参育苗所需。西川村因地制宜,通过整合零散土地、引进公司、流转土地等方式,积极引导群众发展党参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产业发展不仅让土地“生金”,还吸纳了周边群众务工,让广大群众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
“我在这里干活,每天能挣一百多块,家里什么都不误,还能学到技术,挺好的。”在党参种植基地务工的张毅春满心欢喜地说道。

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西川村党参育苗培育基地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今年完成了80亩1000万株党参育苗,带动监漳镇及周边乡镇实现6000亩的中药材种植,并投资3000万元实施中药材加工厂建设项目,辐射周边近百余名群众就近就业,逐渐走出一条富民兴村的产业发展之路。
谈及产业发展规划,西川村党支部书记李进军自信满满。他表示,下一步将加大土地流转,扩大种植规模,积极引导农户广泛育好苗、种好药,做实特色中药材产业,为产业振兴添“新动能”,在振兴路上闪“药”光芒。
(来源:武乡融媒)
(责任编辑:张文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