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上海市国资委印发了关于加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包括明确市值管理目标和方向、明确市值管理不同主体工作职责、用好市值管理“工具箱”、坚守合规底线等。
《意见》明确了上市公司、监管企业、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金融机构等不同市值管理主体的工作职责。上市公司要强化主体责任,建立资本配置与产业升级的协同通道,聚焦主责主业强化技术创新链与资本价值链的深度融合,推动企业内在价值与资本市场估值双向平衡,实现经营质量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市场价值体现的良性循环;监管企业要“一企一策”制定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方案,聚合资源提升上市公司竞争力,健全上市公司治理机制,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强化股东协调机制,提升市值管理成效。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核心功能,聚焦差异化功能定位积极开展资本运作,实现国有股权高效运作与价值提升。推动各类金融机构创新融资工具与指数产品,提供投研支持、长期投资等精准服务,强化市值管理外部支撑。
《意见》从并购重组、股票回购增持、投资者回报、激励约束机制、信息披露、投资者关系管理等六方面,支持监管企业和上市公司用好各类市值管理政策和工具。
并购重组方面,支持上市公司围绕提高主业竞争优势、聚焦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布局新质生产力、推动国际化经营战略等实施并购重组。在股票回购增持方面,推动监管企业将市值管理融入国资国企改革,健全常态化市值维护机制,推动股票回购增持作为基础性制度安排,建立股价异常波动快速响应机制,严格规范股份减持行为;投资者回报方面,引导上市公司牢固树立投资者回报意识,增加现金分红频次、优化现金分红节奏、提高现金分红比例、综合运用资本市场工具。激励约束机制方面,将市值管理纳入监管企业法定代表人经营业绩考核,鼓励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一定比例的中长期激励通过股权形式实施。
信息披露方面,督促上市公司全面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完善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ESG)管理体系,切实维护企业形象和品牌声誉。此外,要积极与投资者互动,多途径多形式强化投资者沟通,增进市场认同。
《意见》明确要求市值管理工作要严守依法合规底线,严禁以市值管理为名操控信息披露、严禁操纵股价、严禁内幕交易,对于违法违规行为严肃追究责任。
近年来,上海市国资委持续加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通过强化政策引领、实施重点领域资本运作项目、加速国资基金设立及运作、稳妥开展风险防范和处置等举措,助推上市公司提质增效,稳步提升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截至2024年末,上海94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总市值2.78万亿元,较年初增加6177.74亿元,增长2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