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重庆-重庆日报
“报告验收组长,现已完成走线验收工作,申请下塔。”4月8日下午,在合川区沙鱼镇,国网重庆超高压公司输电运检员工完成重庆段最后一段铁塔的登塔走线,标志着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重点项目——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疆电入渝”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重庆段完成走线验收。
此次验收线路起于合川区沙鱼镇,止于渝北区±800千伏渝北换流站,验收工作耗时10天。“重庆段验收最大的难点在于线路地形复杂,线路下方跨越物体复杂,其中跨越了渠江、高速以及铁路,钻越了金上-湖北特高压直流线路等,验收时间紧,任务难度大。”国网重庆超高压公司输检中心负责人刘军介绍说,“我们推进数字化验收来降低作业风险。”

4月8日,合川区沙鱼镇,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国网重庆超高压公司输电运检员工在渠江上空对输电线路开展走线验收。记者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为了顺利完成验收工作,国网重庆超高压公司输电运检员工方成超与郑力利用无人机可见光精细化巡检和激光雷达扫描三维建模,全面对输电线路铁塔及通道进行检查。方成超操作搭载摄像头的无人机飞到高空中,远中近不同距离、不同角度观察输电线路是否存在隐患。
“无人机还配备了激光雷达,把巡检场景重建成三维模型。在模型里面,你能直观看到输电线路与线路下方跨越物体的距离是否符合安全规程。”国网重庆超高压公司输电运检中心专业工程师潘立超告诉记者。
“目前应用数字化验收可以减少人工工作量一半以上,整体的验收效率可提升2.4倍以上,既提升了效率,又降低了安全风险。”潘立超提到,本次高空验收除高速路、高铁等区段外,其余区段均采用无人机仿线飞行技术配合人工走线开展导地线精细化巡检,确保“疆电入渝”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重庆段“零缺陷”投运。

国网重庆超高压公司输电运检员工在登塔,准备对输电线路开展走线验收。
据了解,“疆电入渝”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重庆首条落地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起于新疆哈密市巴里坤换流站,止于重庆市渝北区渝北换流站,途经新疆、甘肃、陕西、四川、重庆五个省区市,全长2290千米。其中重庆段长62.7公里,新建128基铁塔,途经合川、北碚、渝北共三个行政区。该工程计划于2025年6月双极低端投运,2025年12月双极高端投运。通过这条电力“高速公路”,新疆哈密优质的风能、太阳能、煤炭等资源转化成的电能,只需7毫秒就能抵达重庆。该工程建成投产后,每年可向重庆输送电量超360亿千瓦时,其中清洁能源电量占比超过50%,每年可替代燃煤消耗6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650万吨,最大输送电力800万千瓦,助力重庆形成“一交一直”特高压输电新格局,构建水、火、风、光多元电力互济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