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让“学位等人”!为了孩子读高中长沙来了这波操作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12:13:00    

浏阳河畔,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东校区项目工地施工正酣。

“国家超长期特别国债对一期项目支持5000万元。预付款、进度款都严格按照合同履行,项目不等钱,到点就付款。”项目监理负责人何海兵介绍。雅礼中学东校区项目进展顺利,教学楼、宿舍楼、综合楼拔地而起,今年秋季开学前将投入使用。

“项目部的牌子一竖起来,就有附近的居民过来打听。”项目代建方、长沙城发集团项目负责人汤将雄介绍。

老百姓为什么关心?

先看学位质量。“雅礼中学东校区采用‘一校两址’新模式,和本部是一套管理班子,两个地点办学,可以把本部的教学经验和管理机制借鉴过来。”雅礼中学总务处主任徐毅介绍。

再看学位数量。过去,雅礼中学不能直接在县城招生;未来,东校区不仅每个学年可以增加约1000个学位,其所在地长沙县的初中毕业生还有望直接报考新校区。

与雅礼中学东校区相呼应,长郡中学、长沙市一中、湖南师大附中等名校正以相同的模式布局新校区,覆盖过去教育资源较为薄弱的区域。周南中学、长沙外国语学校等知名学校,也正提质扩容。

长沙为何要增加这么多高中学位?由此带来的财政压力能否承受?

长沙市教育局发展规划处处长高阳介绍,2024年,长沙市城区公办高中一年级招生人数为3万人。2032年,这一人数将达6.6万人,增幅达120%。

“近5年来,长沙市外迁入总人口超过50万人,2017年前后出生人口将在2032年前后进入高中,高中录取比例5年内也将逐步从如今的50%提高到55%。”高阳解释道。

“要努力破解‘刚需求’和‘弱供给’之间的矛盾,不能等学生来了再去建学校。”2023年,长沙市委和市政府提出“学位等人”的思路,提早谋划高中学位建设。

新建一批、挖潜一批、贯通使用一批、集团办学一批……长沙分类施策、科学规划,以系统思维明确“四个一批”建设模式。按当前规划,到2032年,高中学位将达10.8万个。

2024年,长沙成功申报超长期特别国债6.7亿元,支持17个普通高中项目建设。“以雅礼中学东校区一期项目为例,预计投资1.2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5000万元,大大减轻了地方财政压力。”长沙市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处处长郭芬介绍。

为切实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2024年,长沙建立市级“两重”“两新”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专项行动推进机制,服务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相关部门以容缺审查和并联审批等方式,高效推进“四个一批”项目。

“目前正在实施的周南中学扩建、长沙外国语学校扩建等项目,去年按照市委和市政府‘一校一策’部署,仅用3个月时间就完成从立项审批到施工设计等程序,确保第一批学位扩建项目今年秋季开学投入使用。”长沙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喻志军介绍。

2025年,国家“两重”“两新”政策加力扩围。“今年,长沙再次申报‘四个一批’超长期国债项目17个,预计增加学位20750个。未来将进一步加强资金争取、项目推进和谋划储备,让超长期国债尽快发挥投资效益。”喻志军说。

《 人民日报 》( 2025年04月01日 0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