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总需求曲线是什么意思(什么宏观经济学中的总需求曲线?)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04 09:19:42    


在宏观经济学中,重点是经济体生产的所有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和供应。因此,对所有单个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也被组合起来,称为总需求。所有单个商品和服务的供应也被合并,称为总供应。与单个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和供给一样,一个经济体的总需求和总供给可以用时间表、曲线或代数方程表示


总需求曲线代表经济体在不同价格水平上需求的所有商品(和服务)的总量。总需求曲线的一个例子如图

纵轴代表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水平。总价格水平由 GDP 平均指数或 CPI 衡量。横轴代表购买的所有商品和服务的实际数量,以实际 GDP 水平衡量。请注意,总需求曲线 AD 与单个商品的需求曲线一样向下倾斜,这意味着价格水平与实际 GDP 的需求量之间存在反比关系。


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原因不同于单个商品和服务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原因。单个商品的需求曲线是在其他商品的价格保持不变和购买者收入保持不变的假设下绘制的。随着商品 X 的价格上升,商品 X 需求下降,因为其他商品的相对价格较低,如果购买者以较高的价格购买商品 X,他们的实际收入将减少。然而,总需求曲线是根据价格水平定义的。价格水平的变化意味着许多价格正在发生变化,包括支付给工人的工资。随着工资的变化,收入也随之变化。因此,在构建总需求曲线时,不可能假设价格和收入保持不变。因此,我们不能使用向下倾斜的单个产品需求曲线给出的相同推理来解释总需求曲线的向下倾斜。

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原因。三个原因导致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首先是财富效应。总需求曲线是在政府保持货币供给不变的假设下绘制的。人们可以将货币供应量视为任何时刻经济财富的代表。随着物价水平上升,以货币供应量衡量的经济财富价值下降,因为货币购买力下降。随着购买者变得更穷,他们会减少对所有商品和服务的购买。另一方面,随着物价水平的下降,货币的购买力上升。买家变得更富有,能够购买比以前更多的商品和服务。因此,财富效应为价格水平与实际 GDP 之间的反比关系提供了一个原因,这种关系反映在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中。

第二个原因是利率效应。随着价格水平的上升,家庭和企业需要更多的资金来处理他们的交易。但是,货币供应量是固定的。对固定货币供应量的需求增加导致货币价格即利率上升。随着利率上升,对利率敏感的支出将下降。因此,利率效应为价格水平与实际 GDP 需求之间的反比关系提供了另一个原因。

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原因是净出口效应。随着国内物价水平的上升,外国制造的商品变得相对便宜,从而增加了对进口的需求。然而,国内物价水平的上升也意味着,对于外国买家而言,国产商品相对更贵,从而导致出口需求下降。当出口减少而进口增加时,净出口(出口-进口)减少。由于净出口是什么实际 GDP 的组成部分,因此更加实际 GDP 的需求会随着净出口的下降而下降。

总需求的变化。总需求的变化表现为总需求曲线的移动。图 1 提供了总需求曲线移动的两种方式的说明。

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从公元 1 年到公元 2 年,意味着在相同的价格水平下,实际 GDP 的需求量增加了。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从公元 1 年到公元 3 年,意味着在相同的价格水平下,实际 GDP 的需求量减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