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鉴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方法和技术。以下是笔记鉴定的主要步骤和要点:
分别检验
发现与确定检材笔迹与样本笔迹各自的特征。
判定检材笔迹特征的真实程度,判断笔迹特征的变化或伪装及其原因与程度。
发现和确定检材笔迹的局部特征,逐字、逐画进行对照观察,找出书写动作的规律性。
发现和确定样本笔迹特征,以此为依据确定样本笔迹的相同与不同特征。
比较检验
确定检材笔迹和样本笔迹之间的相同特征与不同特征,为综合评断提供依据。
比较书写动作一般状况特征、文字布局特征、书面语言特征的相同与不同。
比较单字或笔画单个特征的相同与不同,各组特征的相同与不同,各类特征的相同与不同。
使用数学方法对特征异同进行统计分析,以目力观察比较为主,并借助摄影仪、比较显微镜、幻灯片进行形态比较。
综合评断
对检材笔迹与样本笔迹的相同特征与不同特征的价值进行科学分析。
确定两者符合点与差异点的总和及其性质,并进而做出静定结论。
评断差异点的要点是确定差异点的性质,区分本质差异和非本质差异。
符合点也有本质的符合和非本质的符合之分,根据相同特征的数量、质量占绝对优势或比例小,判断是否为同一人的笔迹。
其他辅助手段
收集比对样本:收集足够的比对样本,确保样本的真实性和代表性,并在时间、空间等方面与被鉴定文书或签名相关。
观察分析:专业鉴定人员会进行全面的观察和分析,包括字迹特征、书写习惯、笔画顺序、笔压、笔迹速度等方面,并进行样本的类似分析。
技术检验:采用显微镜、光谱分析、液相色谱等现代科技手段进行辅助检验,以准确识别和分析文书或签名的特征。
鉴定结论
鉴定人员会得出具体的鉴定结论,确定被鉴定文书或签名的真伪和可信度。
鉴定过程会形成书面报告,作为相关法律和司法程序的参考依据。
鉴定程序
预备检查:了解案件基础情况,明确送检要求,查验物品笔记是否清晰完整,样本是否符合质量要求,办理受检鉴定手续。
鉴定阶段:依据同一认定理论,笔迹鉴定分三个步骤进行,即分别检验、比较检验和综合评断。
鉴定人权利:鉴定人有权了解进行鉴定所需的案件材料,必要时可以询问当事人、证人,并提出书面鉴定意见。
鉴定申请
当事人需要准备鉴定申请书和鉴定委托书,提供笔迹样本作为核心依据,前往公安机关鉴定中心或专业机构进行鉴定。
通过上述步骤和要点,笔记鉴定能够科学、准确地判断笔迹的真伪和可信度,为法律程序提供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