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国大典,是指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而举行的仪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勤政殿举行第一次会议。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以及周恩来等56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宣布就职。

会议一致决议: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政府施政纲领。

向各国政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愿与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建立外交关系。

会议结束后,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及各位委员集体出发,乘车出中南海东门,前往天安门城楼出席开国大典。

此时,参加开国大典的北京30万军民早已齐聚天安门广场,翘首期待着伟大历史时刻的到来。

下午2时55分,主席、副主席和委员们沿着城楼西侧的古砖梯道拾级而上,登上天安门城楼。

下午3时,开国大典隆重开始,全中国的人民迎来了最激动人心的一刻。

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在国歌声中,毛泽东亲自按动电钮,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54门礼炮齐鸣28响。毛泽东又宣读了政府公告,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接着,举行盛大的阅兵式,朱德总司令乘敞篷汽车检阅了陆海空三军,并宣读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

晚上,北京市民提红灯游行庆祝,直到9时许结束。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正是从这时开始,中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的一声宣告,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开国大典从此成为全中国人最难以忘记的时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是20世纪世界上发生的最有影响的伟大事件之一。青少年要学习新中国史,将祖国与自身命运相结合,勤学本领,为建设祖国时刻准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