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审,即政治审查,是中国特有的政治制度之一,主要是对个人在政治立场、思想品德、工作表现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考察和评估,以确保被审查者符合党和国家的政治要求。政审通常适用于公务员、军人、国有企业员工等职位的选拔过程。
政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政治立场:
审查个人对党的忠诚度,是否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有反对党的领导或社会主义制度的行为和言论。
思想品德:
考察个人的道德品质、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以及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的表现。
工作表现:
评估个人在工作中的表现,包括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工作成绩等方面。
遵纪守法情况:
审查个人是否有违法违纪行为,是否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是否有不良记录。
政审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个人自评:
被审查者需要填写相关的政审表格,对自己的政治立场、思想品德、工作表现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
单位鉴定:
被审查者的所在单位或学校需要对被审查者在政治立场、思想品德、工作表现等方面进行鉴定,并出具书面意见。
组织审查:
由党组织对被审查者进行全面的审查,包括查阅档案、调查了解、征求意见等。
结果反馈:
政审结束后,党组织会将政审结果反馈给被审查者,并告知其是否通过政审。
此外,政审还会涉及以下方面:
个人基本信息:
审核个人基本信息是否真实准确,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身份证号码等。
政治面貌与政治表现:
对于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等政治面貌明确的人,会审查其在党组织或团组织中的表现,是否积极参加组织活动,是否遵守党的纪律和团的章程。
违法犯罪记录:
审查是否有犯罪记录,包括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等,以及是否有违法违纪行为。
家庭主要成员情况:
审查直系亲属的政治表现和违法犯罪记录,如果直系亲属中有严重违法犯罪行为或政治问题,可能会影响政审结果。
政审的方式主要有面审和函审两种:
面审:
招考单位人事部门或市县人事局、组织部派专员到拟录用人所在单位实地调查访问,通过查看人事档案、约谈拟录用人的部门领导、直接主管以及人事主管等方式了解情况,最终形成政治审查报告。
函审:
招考单位人事部门或市县人事局、组织部通过发公函的形式调取拟录用人的档案,通过档案完成政治审查。
考生需要提供未婚证明(计划生育证明)、无犯罪记录证明书等证明材料,以配合政审工作。政审工作一般应由基层党组织负责进行,政审的内容和范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应有不同的要求,但主要强调考生本人思想进步、品德优良、作风正派,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和法制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