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关于摄影风格
低调、朴实无华是现实主义电影的一大特点。现实主义风格主导下的作品,强调摄影机的不在场感。摄影机不会别出心裁地移动。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钟爱长镜头,但现实主义风格的长镜头不同于炫耀性质的长镜头。摄影师通常手持摄影机,倾向多用标准镜头,避免扭曲视点。在这种风格的作品中,你可以轻易察觉画面的晃动感,这是有意为之的结果,其目的在于让影像产生纪录片的观感。为了避免成为电影景框的囚徒演员可以随意游走,如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行走一般,这时,摄影机负责跟随并捕捉到他们运动的镜头。
2、关于场面调度
现实主义的电影倾向于实景拍摄,比如现实生活中的居室、桌球室、工厂等场景。在这种风格的电影中,尽管你无法确定导演是否精心安排过布景,但从影像中的确不太看得出布景的痕迹。比如,在现实主义风格电影中出现的一间办公室,这间办公室可能和你看到的办公室并无太大区别,显得很真实,但你无法知道布景师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付出多少努力。也许,这间办公室就是他朋友的公司借给他一天用来拍电影。也许布景师亲自进行实地考察,根据影片需要事无巨细的重新布置一间也不一定。
3、配乐与音效
现实主义的电影一般会遵循最少配乐法则,甚至有些严肃题材需要摒弃配乐。毕竟现实生活中,不存在配乐这一说。音效也要尽量还原现场应有的声音,除非现场过于嘈杂需要特殊处理。
4、电影剪辑
现实主义风格的电影同样需要朴素,在这种风格作品的镜头组合中没有什么隐喻性的电影语言。现实主义风格的摄影机常在各角色间摇移,就像现场直播的新闻一样。在这种风格的电影中,剪辑一般不会刻意,不会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
5、故事和角色
现实主义风格的电影倾向于讲述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小插曲,而非情节复杂的故事。影片中的角色高度真实,通常他们既非好人,也不是彻底的坏蛋。他们遇到的挑战现实生活中的人们没有什么不同:交个女朋友、保住一份工作,或者让婚姻能够持续。很多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都有一个不太快乐的结尾,因为现实电影导演认为人生既艰难又不可宽恕。有时,某些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有“左倾”倾向:如果电影中的角色最终命运是自我的毁灭,那么这一切都得归咎于社会制度。现实主义的一个分支是自然主义,它是从达尔文的进化论衍生出来的。自然主义风格的电影更加灰暗,它们通常将人看做是飘零的落叶,既无助,又注定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