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婚姻财产制度有哪些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3 02:29:12    

我国夫妻财产制度主要分为两大类: 法定财产制约定财产制

法定财产制

指夫妻之间没有对财产的所有权进行约定时,直接依照我国《民法典》规定来确定夫妻对财产的权利义务。

包括共同财产制、个人财产制和混合财产制三种。

约定财产制

是指夫妻双方就财产归属权达成协议,并优先于法定财产制。

约定财产制又分为共同财产制和分别财产制。

具体财产制度类型

共同财产制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包括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继承或受赠的财产(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分别财产制

夫妻双方协商确定一定范围的财产归夫妻双方共有,共有范围外的财产均归夫妻各自所有,离婚时不进行分割。

限定共同财产制

当事双方协商确定一定范围内的财产归夫妻双方共有,共有范围外的财产均归夫妻各自所有。

该制度下,共有财产的范围完全由当事人双方协商确定。

剩余共同财产制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除去各自特有的财产和约定的共同财产外,剩余部分归夫妻双方共同所有。

联合财产制

夫妻各享有属于其个人的财产所有权,但将双方财产联合在一起,由夫管理。

当夫妻关系终止时,妻的原有财产才由本人收回或由其继承人继承。

统一财产制

妻将婚前财产的产权交夫统一享有,妻仅保留返还请求权。

在婚姻关系终止时,夫应将妻之婚前财产或其折价金额返还给妻或妻的继承人。

约定财产制的条件

具有身份属性:

夫妻财产约定具有身份属性,与夫妻身份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