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马面裙怎么穿不容易掉(关于马面裙的一些知识以及穿搭)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16 13:32:45    

马面裙

【马面裙】 裙类名称,是中国传统名称,裙子两侧是折裥,中间有一段光面,俗称“马面”。有的还在马面中缀以刺绣装饰,按照西式裙类的名称,这种式样造型的女裙,称“间隔裥裙”。——《中国文物大辞典 》

马面裙,又名“马面褶裙”,中国传统服饰的一种,前后共有四个裙门,两两重合,侧面打裥,中间裙门重合而成的光面,俗称“马面”。马面裙起源于契丹。传统的汉服裙子只有后面一个裙门,无法骑马,游牧民族由于要骑马,所以要开四个裙门,前后方便搭在马上,左右方便岔开腿,裙门之间相互叠压又不至于令裙子开的太大,露出腿来,是一种十分实用的服饰。契丹人常常将这种裙子穿在袍子之内。马面裙历经辽朝,到元明清十分流行,并且一直延续至民国。马面裙或褶裙搭配上袄称袄裙。除裙子前后一块不加打褶外,其余诸处打褶,褶大而疏,缀于异色的裙腰上,裙腰左右两端缝缀系带,裙摆宽大,其上或织或绣缀底襕,或膝襕。裙襕的纹饰多样,且寓意丰富,如蝙蝠图案即福的象征;蝙蝠与云纹组合寓意“洪福齐天”;灯笼纹样的“五谷丰登”;八宝流苏璎珞海螺等纹样组成的多吉祥寓意,更为流行;而愈加讲究的裙襕则为龙纹、云蟒纹。

因为所有提到“马面裙”的书籍,不管是服饰、戏曲的还是文物相关的,都只是说明中间不打褶的光面称作“马面”,但是对于“马面”的来源并没有作进一步的解释。

我们之前说了,那个不打褶的光面叫“马面”。既然用不打褶去描述它,当然是因为这个“马面”并非另外添加的,纹饰原本就在裙子的结构里的!

这里主要搭配的是明代时期的马面裙,明代马面裙较为简洁,两侧的褶大而疏,为活褶。有没有任何装饰的马面裙,有装饰底襕的,有装饰底襕+膝襕的裙子。和清代汉人女子所着马面裙不同的是,明代马面裙不重视马面的装饰,多与裙襕一体。

下面分享一些关于马面裙的穿搭,汉服,我们汉民族的传统服饰,我认为传统亦是时尚,也是传承。

放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