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残鉴定是一个涉及多个步骤的过程,以下是一个详细的指南:
申请工伤认定
受伤后30日内(最长一年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需提供相关医疗资料,如病历、出院证明、CT片、化验单、心电图等,并填写《职工伤病残劳动鉴定审批表》。
劳动能力鉴定
医疗终结后,向当地社保机构申请评定伤残等级。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在收到申请后,会审核材料并在5个工作日内告知需要补正的材料。
委员会将随机抽取专家组成专家组进行鉴定,通常在60日内作出结论。
提交申请与审核
先到市、县、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社会保障科领取工伤申请认定表,并详细填写,包括企业盖章同意伤者进行鉴定。
工伤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应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或委托的代理律师按规定的期限提出申请,医疗终结前或后三十日内。
鉴定机构选择
工伤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其他民事侵权致伤可选有法医临床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
选择鉴定机构时,应综合资质、信誉、水平与经验,查看许可证、过往案例及咨询了解。
准备材料
身份证明:伤者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医疗资料:全套病历,含门诊、住院记录、检查报告、诊断证明等。
事故证明:如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工伤认定决定书等。
接受检查与评估
鉴定机构受理申请后,会安排专业人员全面检查评估,伤者需如实配合各项测试动作与问答。
领取报告
鉴定意见将在一定期限内出具,作为索赔金额的参考依据。
伤者接到通知后带证件领取报告,报告具有法律效力,用于协商赔偿、申请残疾证与福利等。
注意事项
鉴定结论作出后,如对结果有异议,可在规定时间内向上一级鉴定机构申请复查鉴定。
伤残鉴定流程可能因具体情况有所调整,建议提前咨询当地相关部门或专业鉴定机构获取最新信息。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顺利完成伤残鉴定,为后续的赔偿和福利申请提供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