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论语》求知|子夏: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素以为绚兮 ,何谓也?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07 09:33:04    

【原文】

3·8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1)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2)。”曰:“礼后(4)乎?”子曰:“起予者商也(3),始可与言诗已矣。”


【注释】

(1)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杨伯峻:前两句见《诗经·卫风·硕人》篇。第三句可能是逸句,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以为《鲁诗》有此一句。倩,音 qiàn,面颊长得好。盼:黑白分明。

钱穆:巧笑倩兮:倩,口旁两颊。人笑则两颊张动。此处用作笑貌美好之形容辞。兮,语辞。如今言啊。

美目盼兮:盼,目之黑白分明者。此处形容目睛转动时之美好貌。

素以为绚兮:素,白色。绚,文采义。此喻美女有巧笑之倩,美目之盼,复加以素粉之饰,将益增面容之绚丽。巧笑美目两句见于《诗 卫风》之硕人篇,惟三句相连,不见今三百篇中,或是逸诗。子夏不明此三句诗意而问孔子。


(2)绘事后素:钱穆:古人绘画,先布五采,再以粉白线条加以勾勒。或说:绘事以粉素为先,后施五采,今不从。

(3)礼后:杨伯峻:“礼”在什么之后呢,原文没说出。根据儒家的若干文献,译文加了“仁义”二字。

钱穆:子夏因此悟人有忠信之质,必有礼以成之。所谓忠信之人可以学礼,礼乃后起而加之以文饰,然必加于忠信之美质,犹以素色间于五采而益增五采之鲜明。

(4)起予者商也:杨伯峻:起,友人孙子收书(楷第)先生云:“凡人病因而愈谓之起,义有滞碍隐蔽,通达之,亦谓之起。”说见杨遇夫先生《汉书窥管》卷九引文。钱穆:起,启发义。予,我也,孔子自指。商,子夏名商。子夏因论诗而及礼,孔子喜而赞之,谓其能启发我之心意。必如此,乃与言诗。

【译文】

杨伯峻先生译文:子夏问道:“‘有酒窝的脸笑得美呀,黑白分明的眼流转得媚呀,洁白的底子上画着花卉呀。’这几句诗是什么意思?”孔子说:“先有白色底子,然后画花。”子夏道:“那么,是不是礼乐的产生在[仁义]以后呢?”孔子道:“卜商呀,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

钱穆先生试译:子夏问道:“古诗说:‘巧笑倩啊,美目盼啊,再用素粉来增添她的美丽啊啊。’这三句诗指的是什么呢?”先生说:“你看绘画,不也是临后始加素色吗?”子夏说:“不是说礼是后起之事吗?”先生说:“开发引起我心意的是商了。如他那样,才可和他言诗了。”

陈晓芬译文:子夏问道:“‘美好的笑容真动人啊,眼目的流转真妩媚啊,白净的脸上妆饰得真美丽啊。’这几句诗表达了什么意思呢?”孔子说:“有了白色的底子,然后画上色彩。”子夏又问:“就是说礼形成于仁义之后吗?”孔子说:“能够阐发我的意思的是商啊!现在可以与你谈论《诗经》了。”


【求知】

绘画是在白纸上添加色彩,酒窝、美目使姣好的面容更加妩媚动人。子夏由此悟到礼后于仁义的道理,得到夫子的称赞,所以有了这段对话。这也是多数学者的理解。这个理解是否是对这段文字的最好解释呢?

钱穆先生认为,此章是要讲礼必有本的意思。孔门论诗,必推明之于人事。文学本原在人生,故治文学者,必本于人生而求之,乃能发明文学之真蕴。此皆孔门论学要义。这一章可以与学而篇中子贡言如切如磋章相参。可供学者参考。